一部筹备12年,耗资数亿,两万人参与的真正的台湾大片。根据发生于1930的“雾社事件”改编,表现在马关条约签订后的台湾日据时代,台湾原住民不愿屈辱卑微地生存,奋起反抗的故事。
区区三百蕃人,武器原始,主要以弓箭、弯刀御敌,缺乏组织的乌合之众,要面对拥有飞机大炮等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数千日本军人。无疑,这是一场鸡蛋碰石头,注定要失败的起义。
然而,以莫那·鲁道为首的赛德克人牢记祖灵之训:不允许异族侵入我们的猎场。面对日本人改变了其传统的生存方式,无法狩猎而只能服劳役。莫那·鲁道大声疾呼:如果你们的文明是叫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带你们看看野蛮的骄傲!他们宁愿输掉身体,也要赢得灵魂。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们真正做到了视死如归。“我在彩虹桥的另一端等你!”临终前的赛德克人总以此语作结,他们坚信彩虹桥的另一端有着永远的肥美的猎场,先人们都在那边等着后人们,赛德克人用鲜血洗尽灵魂便可走进彩虹,进入永远的家园。
信仰的力量使赛德克人成为寻求灵魂自由的英雄战士,他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他们唱着歌跳着舞,英勇作战,慨然赴死。他们如风般在山地里飞奔,利用自己的优势,屡屡创造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绩。虽寡不敌众,亦绝不投降。最终,不是战死,便是自尽。连日军司令亦感慨:日本军人失却的武士道精神在这群蕃人中再现!
魏德圣导演以诗一般的电影语言讲述生性浪漫的赛德克人的这场抗争,歌颂这群灿若樱花的山寨英灵。使我们热血沸腾,荡气回肠。虽为悲剧,却不悲伤,令人提气,让人振奋。做人当如赛德克族人,有血性,有信仰,活得酣畅淋漓。
当然,影片并没有掩饰“人民内部矛盾”。虽然有面对异族侵略的同仇敌忾,部落联合。亦有蕃人族群之间的世代恩怨与仇杀。日本人正是利用蕃人打蕃人,加速了起义军的失败。恰似二战时日本人利用汪精卫的伪军打国军与共军。好在影片没有将赛德克的“叛徒”简单化、脸谱化,叛将头目铁木瓦力斯对日本人说:我不是为你复仇,而是为我的祖灵而战。
影片最震撼的场面莫过于赛德克的妇人们为支持男人们打持久战,担心粮草不足而集体自杀。她们唱着山歌,垫着石头,将头伸进树藤中,再踢石自尽。从容不迫,神圣庄严。
最感动我的场面同样源于自杀。
一对加入日本警队的赛德克兄弟面对族人的起义始终处于极度的纠结之中。莫那·鲁道不断地问他们:你们是日本天皇的子民,还是祖灵的子孙?他俩面对灵魂的拷问痛苦不堪。最终选择将自己的孩子及日本籍妻子杀死再自尽。一郎杀死日本太太前说:你和结婚时一样漂亮!接着刀光一闪,女人脖子血光一道,男人热泪盈眶,观众撕心裂肺。
《赛德克·巴莱》将台湾电影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台湾电影并不只有纯爱、小清新、小制作,他们亦有阳刚之作与战争史诗。
我是在看完宁浩的影片《黄金大劫案》之后,再回家看《赛德克·巴莱》影碟的。同为抗日题材,差别竟如此之大。前者虽然热闹,虽然搞笑,但几个三教九流竟能将武装到牙齿的日本鬼子弄得团团转,并杀个片甲不留,要多假有多假,常让人有出戏之感。而后者为悲剧,起义者均被日本人所杀,但真实可信,震撼人心。
本月10日,《赛德克·巴莱》将在大陆上映,可惜只是浓缩版的两个多小时,建议看碟版,上下集近5个小时,过瘾!
导演:魏德圣
主演:林庆台、游大庆、徐若萱
上映:2012年5月10日
http://dgtimes.timedg.com/res/1/20120508/1231336492002644.jpg:等你在彩虹桥的另一端" TITLE="波记话碟(128)——《赛德克·巴莱》 :等你在彩虹桥的另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