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波记话碟(121)——《艺术家》:无声胜有声

(2012-03-02 16:18:09)
标签:

杂谈

分类: 波记观影

法国电影《艺术家》刚刚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配乐、最佳服装等5项大奖。

我相信这部法国作品之所以赢得美国评委的青睐,主要在于形式创新。《艺术家》采取黑白默片的复古叙事手法,向好莱坞古典主义时期的电影致敬。

从黑白无声电影到黑白有声、彩色有声,再到宽银幕电影,最后发展到如今的3D电影,电影技术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突然有一部退回原点的电影,确实令人有惊艳之感。

黑白默片的表现手段单调,只能靠表演、音乐和字幕交待剧情。于是对演员的表演要求极高,其每一个表情都需要有内容;对编剧要求亦很高,每一个字幕都应画龙点睛。何况,现代观众早已不似上世纪初的观众要求甚低,否则留不住他们。我是饶有兴致观赏完《艺术家》的,节奏很明快,演员很复古,表演很到位,音乐很舒服,字幕很精辟,故事很有味,导演确实有水平。应该说,《艺术家》属于“现代默片”。

《艺术家》的故事并不复杂。默片时代的大明星乔治,进入有声电影时代无所适从,曾经风光无限到门前冷落,反差之大,始料未及。他的自尊自傲,难以与时俱进;与此同时,曾为其影片担任群众演员的阳光少女佩蒂顺应潮流成为有声电影宠儿。但她对乔治充满敬意和情意,暗中帮助他。高傲的乔治最终被真诚的佩蒂所感动,走出厌世的泥潭,与佩蒂在有声电影中一起共舞。

《艺术家》的故事对我有所触动。我们从事的纸媒行业在互联网时代处于下风,昔日的辉煌不再。我们是消极以待,还是积极应对?我们应该调整好心态,我们需要振作,需要突围,需要精神!《艺术家》让我们找到前进的动力。

 

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

主演:让·杜雅尔丹、贝热尼丝·贝乔、约翰·古德曼、詹姆斯·克伦威尔

上映:2011年10月12日(法国)

 

http://dgtimes.timedg.com/res/1/20120229/57031330447676521.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