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硬上
(2012-01-10 17:02:08)
标签:
杂谈 |
分类: 发行内刊 |
东莞名人袁崇焕有句口头禅:“丢那妈!顶硬上”!据说每逢打仗,他会放此狠话。此语很Man,代表着一种坚定,一种无畏,一种硬朗。同时,也颇具岭南地域特色。
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打仗需要一种狠劲,工作也需要狠劲。我们的发行工作确实到了“顶硬上”的时候了!
刚刚通过的发行预算,任务不减,费率降低,成本压缩,有骨干来我这抱怨,说困难亚历山大。
再大也要顶硬上!
我们总是喜欢向后看,是的,以前给你费率高,成本放得松,并不等于合理,也不等于永远应该如此。
说实在的,自办发行的队伍已运行了4年,开始放得松一点,带有扶持的意味;现在收得紧一点,也是一种回报。说句大白话,父母把儿女养大了,总该享受享受儿女的孝心吧。
我更担心一种状况:因为政策好,把人养懒了。因为活得太滋润,便小富即安,不思进取。人是有惰性的,谁都想坐在家里啥也不干就把钱挣了。当付出与得到不成比例,很小付出能得到较大回报时,人肯定缺乏斗志。我知道发行公司站长们打牌赌博的风气盛行,这就是队伍疲软懒惰的一种体现。
我心里很清楚,与内地甚至珠三角的报刊自办发行团队相比,我们的条件是不错的,但我们的业绩到底如何?我们有多少创新的行为?又付出了多少努力?能达到两张报纸一本杂志的发行要求吗?
显然,我们还有太多的工作盲点,还有太多管理的漏洞,还有太多业务的空白。
比如,《东莞日报》希望多进入工厂企业的目标我们做得如何?《东莞时报》在主城区加大“发行密度与发行质量”的要求,你们有何举措?为什么大收订期间看不到社区里有我们的订报员?我们的管理层级是否太多?有没有使每个人都有饱和的工作量,等等。
这一切都值得我们深思与行动。
随着政策的收紧,确实到了真正行动的时候了。我们不能仅靠发行费率过好日子了,要想办法通过增值业务创收;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走街串户,将报纸征订的空白点填补;我们要发挥聪明才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利用各种政策,各种关系,各种手段,促进报纸发行的上扬。
请大家牢记这三个字:顶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