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时代的纸媒发行

(2011-11-23 14:36:09)
标签:

杂谈

分类: 发行内刊

《报纸突围》一书有句话很精辟:在互联网这样一个真正的大众媒介出现后,报纸和电视必须承认自己是小众媒体,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心平气和地转入艺术化生产状态,并有可能成就未来的又一个黄金发展世纪。

此语符合客观实际。门户网站早已替代传统的综合性日报而成为真正受众最广泛的大众媒体。退居其后的纸媒必须思考改变以往的思维定势,与时俱进。

既然产品进入“艺术化生产”阶段,那么发行该如何跟进呢?

首先要更新观念,要将传统的以读者为导向的发行方式转变为以广告为导向的发行方式。我曾经效力的《京华时报》,初期采取的是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的拉网式发行模式。这是典型的以读者为中心的发行营销,当时十分成功。然而进入现在的互联网时代,肯定行不通了,因为读者在减少,此种发行很可能成本高效益低,吃力不讨好。我们现在做发行一定要认清广告客户所希望的读者群在那里,然后有针对性地“精准捕捉”。这就要树立以广告为导向的发行意识。

其次应更加注重目标读者群的锁定。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纸媒的读者在萎缩,八零后、九零后喜欢阅读报纸的人越来越少,此乃不争的事实。怎么办?想尽办法留住原有的读者是第一要著。六零后、七零后属于看报一族的主力军,这批人已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有权、有钱、有文化的“三高读者”不少,他们可以支撑报纸的广告效果,延缓其衰落。稳住原有的“三高读者”是发行质量的关键。当然,发行人要通过主动营销挖掘潜在的年青读者。比如强力发展小记者订报就是培育新生读者的有效手段。

其三,应更加重视影响力发行。

既然报纸的读者在急剧下滑,我们没必要进行铺天盖地的撒网式发行,而应该树立四两拨千斤的发行意识。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影响力发行。好钢用在刀刃上,有限的发行量要放大其广告作用,争取注目率,扩大阅读率与传阅率,让更多的广告商青睐我们的报纸。对于《东莞时报》来说,我们要做好美女知客的早茶营销,宾馆酒楼银行网点等窗口行业订阅,消费场所展示发行,流动售报发行等等,最大限度地延展本报的影响力。

另外,更加注重服务质量。

发行量不大,读者群有限,更要Hold住读者。那么,服务是关键。服务要更加细致,更加人性化。上摊要及时,征订要便利,早报要早投,每天要到位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客户的最终认可,并持续关注我们的报纸。

总之,互联网时代的纸媒发行要更新观念,顺势而为,才能保持客户的忠诚度,最终赢得市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