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提倡报纸的温暖特质。
今天的报纸比较温暖。沸点加头版导读的重点文章《做完人流后,医生告诉她没怀孕》体现了我们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值得追踪下去。这样的题材有争议性,有看点,又不致于惹大麻烦,比较讨巧。作为见习记者能捕捉到这样的题材,文本也不错,要鼓励。
A7版是本报推出的三大暖流行动:心暖行动、关爱空巢老人、远亲不如近邻亲等。互动性强,也很实在。头条《读者帮谢景萍母女实现心愿》讲述本报牵线搭桥帮一市民实现心愿的故事。事虽小却感人。
今天的时政新闻民生味浓。如A4版报道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增加的新政;A8—9版重点关于春运的报道;即便是A6版凤岗书记的访谈也特别谈到书记愿意为婚纱城作代言的信息,很亲切。
今天有3个版涉及我们与中移动策划的送200多名新莞人“平安回家”过年的活动。其中两个版现场报道,图文并茂。另有一版中移动的广告,也是报道此事,非常好。报道与商业达到完美的结合。这样的活动值得年年延续下去。
调查版《“第三代农民工”的中国式迁徙》同样关注底层市民的生存状态。
今天的社会新闻也有几篇关注弱势群体的温暖文章。《“流浪女”被亲人接走》(A15)、《黄先生想同时领养孤儿姐妹》(A17)、《产品维修或换货,“三包”期限要重算》(A16)等等。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温暖题材扎堆是件好事,彰显本报特质,希望我们的采编都能紧绷温暖这根弦,变成潜意识的行为,变成活动营销的行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