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记话碟(6)--《阿基里斯与乌龟》:有志者事未成

标签:
娱乐 |
从小我们就被灌诉:“有志者事竟成”、“功夫不负有心人”、“兴趣是成功的阶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诸如此类的“励志名言”伴随着我们天天向上,长大成人。它们如真理般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日本电影《阿基里斯与乌龟》向我们讲述了异于常理的“有志者事未成”的故事。
生于富豪之家的真知寿天生爱绘画。他有天赋,从小就被大画家肯定。他也足够勤力,画画几乎占据了他的全部世界。上学时听不进其它的课程,只会埋头画画。他随时随地对着任何景物写生。他甚至一根筋拦着火车临摹;长大后,在投递报纸的路途中,遇到美丽的景色他摞下工作就写画,导致客户投诉,被老板炒鱿鱼。由于痴迷画画,他可以超然物外,面对亲人的生离死别也无动于衷。母亲跳崖自尽,他没有流泪,竟以母亲的遗容创作了一幅会令亲戚感到恐惧的画作;女儿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作为父亲的他没有哭泣,而是冷漠地在女儿脸上绘图,使妻子对其极度失望而离去;晚年的画家在形式上探索走火入魔,他让妻子摁着自己的头呛水,然后在缺氧的状态下作画。他甚至把自己关进燃着的木屋内写画……影片通过大量耸人听闻的,过于极端的细节凸显真知寿对绘画病态的偏执。然而,疯魔也不成活。真知寿没有“攀上艺术的高峰”,没有成名成家。画商依然不满意他的作品,依然挑剔他这也模仿,那也缺陷。影片结尾,真知寿由于探索绘画的新形式新感觉而被大火烧成重伤,全身缠满白纱布,脸上只露出一个眼睛,在怜悯他的太太搀扶下,一瘸一拐,步履蹒跚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身影渐远去。残阳如血,令人伤感。
其实,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付出没有得到,努力没有回报的现象,出人头地的达官贵人、风流人物只有冰山一角。大量的苦命人虽然都在吭哧吭哧地打拼,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从未放弃,但却没有成功。生活是残酷的,人生是悲哀的,胜利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这是生活的真谛,也是艺术的真谛。世界上绘画从业者可谓多如牛毛,密如森林,真正成大家的又有几人,真正卖得起价的又有多少?世界上又有多少像梵高这样一生穷困潦倒,37岁过世,但死后的画作《向日葵》一副卖了3950万美元(1987年)的“倒霉鬼”呢?
本片由日本著名电影大师北野武自编自导自演,他是我最喜欢的日本导演,他的戏几乎每一部我都收藏。之前其代表作有《花火》(1997年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座头市》(59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第60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菊次郎的夏天》、《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坏孩子的天空》、《大逃杀》、《大佬》等等。
影片保持着北野武的个人风格:单纯、冷酷、幽默。
影片的画作均出自北野武之手,的确牛B。
《阿基里斯与乌龟》的片名源自古希腊一个经典悖论,影片开头以动漫形式进行表现:阿基里斯与乌龟赛跑,阿基里斯的速度为10米/秒。乌龟的速度为1米/秒,乌龟提前9米出发。问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按常理,跑得快的肯定超过跑得慢的。而实际答案正相反。当阿基里斯到乌龟位置时,乌龟已跑了0.9米。当阿基里斯再跑到乌龟的位置时,乌龟又跑出0.09米……以此类推,阿基里斯只可能无限接近乌龟,却永远赶不上。
其象征意义明显:真知寿无论如何努力,永远赶不上前方的标杆。
编导:北野武
主演:北野武、木通口可南子、麻生久美子、柳忧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