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外之物

标签:
视觉日记流浪者的脚印纪实摄影北京文化 |
身外之物
相对浑身是毛的猩猩和猴子,人类分出了头发和胡子,于是便多出了不少事儿。
作为雄性的象征,中国男人自古就有推崇和蓄须的习惯,还不厌其烦地做了细致分类:上唇胡须为“髭”,下唇胡须为“粜”,颊旁胡须为“髯”,下巴胡须为“襞”……这些体贴罗嗦的分法充分显出对胡子的衷心爱戴。关羽一直被人们认定为美男子,称之美髯公,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的胡子,看他右手扲青龙堰月刀,左手抚须,那是何等威风潇洒,难以想像如果他没了胡子会逊色多少。而那些没胡须的男人,除了宦官,便是罪犯,古有髡刑和耐刑,即将犯罪之人剃去头发和胡须以示惩罚。
现代人观念变了,好多人不喜欢留胡子,胡子成了邋遢、不卫生的代言,以刮胡子为主业的吉列,也因此而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至今品牌价值已近200亿美元。
如今头发对于男人,则更显个性与时尚,看历届世界杯就知道了,大罗的“阿福头”、巴乔的小辫子、小贝的莫西干头、巴蒂的飘逸长发、“狮王”巴尔德拉马的金毛等等,他们在发型上也一度引领时尚潮流。相对足球,NBA则以光头居多,从上世纪的80年代开始盛行,众多球星都以光头行走江湖:乔丹、奥尼尔、马龙、约翰逊、佩顿、加内特、卡特……据称他们选择光头不仅是嗜好,相对艾弗森的地垄沟似的发型,光头能帮他们更好的散热。
女人没有胡子折腾,于是把精力全放在了头发上:由曲变直、由直变曲;由长变短、由短变长;由黑变黄、由黄变黑;一阵儿扎小辫儿、一阵儿一剪梅……忙得不亦乐乎,也因此带动了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拉动GDP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就连北京某路公交的站名预报都有体现:“乘客您好,前方到站是劲松东站,有去往‘云彩屋美容美发’的乘客请准备下车,下车请刷卡……”
普通百姓对头发爱护有加,以形象吃饭的演艺人士就更不用提了。美国影星詹妮弗·洛佩兹就曾为头发投了5000万美元的巨额“美体险”。女艺人们罕见光头,当然也有个例,曾经主演过《大辫子的诱惑》的宁静在2003年就把脑袋赤裸了一回,据称是“为了生活简单”。而“妙真法师”陈晓旭则是真正地看破红尘,剪掉三千烦恼丝剃度出家,2007年病逝后,给世间留下一个经典的长发飘逸的“林妹妹”,还有她一直努力的慈善事业的延续。
某种意义上讲,陈晓旭解脱了,解脱在她可舍弃掉一切身外之物,不仅是毛发那么简单。而钱财、身份、名誉、地位……更是身外之物,谁能否舍弃!?
朝阳·金蝉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