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嘉凯城:和资金链赛跑

(2013-05-24 11:37:53)
分类: 特别策划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线丽阳 北京报道

 

整个2012年,嘉凯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嘉凯城,000918.SZ)都在和资金链赛跑,折扣售房和新设基金是嘉凯城解压的主要方式。
    尽管嘉凯城的“狂奔”使得资金链得到一定缓解,但是,商品房售价大幅降低和融资成本过高导致其财务指标表现尴尬,3年内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71.78%,销售净利率为0.39%,净资产收益率为2.67%,嘉凯城最终位列本报评出的A股上市房企“金扫帚”榜单第一。

盈利能力欠佳

经过2012年前两个单季连续亏损后,嘉凯城采取“顺应形势,合理定价”的价格策略。去年其部分项目降幅达26%~50%。
    全线降价和结算期的来临令嘉凯城转亏为盈。该公司2012年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77.54亿元,同比增长19.58%。虽然嘉凯城的营业收入增加,但因降价导致盈利能力大幅下滑:2012年实现利润总额为2.85亿元,同比下降8.3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亿元,同比下降45.87%。
    从财务指标上看,嘉凯城的销售净利率由2011年的2.89%下滑至0.39%,而该数据在2010年的数值为12.92%;净资产收益率也由2010年的27.8%逐步下降至2012年的2.67%;其3年内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71.78%。
    尽管通过以价换量,嘉凯城的财务结构得到较大改善,但仍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
    年报显示,嘉凯城的净负债率为155.06%,在本报统计的50家A股上市房企中排名倒数第6;货币资金仅能覆盖短期负债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的约43%,短期还债压力较大。
    业绩平庸和资金压力迫使嘉凯城寻求转型,嘉凯城相关人士表示,嘉凯城目前拟从重资产模式转向轻资产模式。“作为公司战略的一部分,嘉凯城全资子公司凯思达将积极发展房地产金融业务,2013年计划新增房地产基金和城镇商业基金规模不低于20亿元。”

内部沉疴

由国际嘉业、中凯集团、名城集团3家地产公司重组,并借壳*ST亚华上市后,嘉凯城曾在2009年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但此后业绩却萎靡不振。
    “上市前,嘉凯城是国企的躯体,民企的灵魂;上市后,嘉凯城是国企的灵魂,民企的躯体。”一位接近嘉凯城的人士曾对本报表示,“3家企业整合之后,并未形成有效的合力,内耗反而更加严重,公司内部复杂的人事关系是制约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
    上述人士表示,如果政策和市场仍然宽松的话,或许还能掩盖内部问题,在当下极为不利的宏观形势下,这三驾马车整而不合、各自为战的内耗隐疾已经暴露出来。
   不幸的是,嘉凯城对政策和市场的预判也存在失误,尤其是城市综合体的资金沉淀,加剧了嘉凯城的亏损。2012年宏观调控突然降临,嘉凯城却在当年拿下了青岛和武汉等多个超级大盘。
    “这种大盘对资金的拖累非常严重,而嘉凯城本身资金情况就比较紧张,赶上调控期,如果处理得不好,很可能会致命。”分析人士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