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策焦虑症

(2011-12-21 16:28:34)
标签:

房产

分类: 政策时局

■晓晖

 

各地的限购令是持续还是微调?这是个问题。时至年关,有关政策延续与否的揣测充斥媒体。一个深度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限购、限价、限贷)已持续一年,但时至今日还只是“临时户口”,这多少令不论是企业决策者还是升斗小民都有些焦虑。焦虑的原因有二:一是不知政策何时变,二是不知政策怎样变。
    政策多变是中国股市和楼市这类“政策市”从业者最为焦虑之所在。所以才会有“赌政策”和“控内情”之说。按说政策出台都该是理所当然的,不该会培养赌性也不应有隐情。按说政策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政,也该是长久稳定的,忌朝令夕改,但佛山“宽限令”的“半日游”以及“70/90”规定的“一年寿”恰说明楼市政策的不稳定性。
    政策多变是中国房地产业“亚健康”的病因之一。短期行为、投机行为一直伴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仅以近十年观之,先后出台的多个政策不了了之,但在行业内却遗患非常。2008年2月出台“70/90”政策。开发商识时务明大体,忙建小户型,殊不知房子刚盖好风向变了。到2009年7月,上海、南京、成都等多市的“70/90”政策低调退出,仅一年此“亲民版”新规就名存实亡。之前开发商为顺应市场,将小户型联体打通(两房合为一户,一套住房两个产权证)。未曾料想,还是比政策“慢半拍”。待到2011年初限购令又出台后,立即使得这些有两个房产证的住宅成为滞销品。
    2004年起为抑制过度投资,将企业最低资本金提升至35%,到2009年为“拉动内需”又降至20%。不到两年,资金闸口又骤然收紧。上市融资、信托融资、住房贷款要么叫停要么成本飙升,一些中小企业因而陷入绝境。
    行业诸多政策的朝令夕改,其实是由于缺少制度上的“顶层设计”。地产经济学家陈淮曾指出,政策包括三个层面,即公共政策、宏观政策和行业政策。但在我国,涉及到房地产业的公共政策和行业政策的制订仍不完备。房地产的公共政策就是确立国家的基本住房保障的策略,其中保障房政策即是一种。自1998年住房商品化以来,保障房建设的地位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房的比例以及整体保障房数量在住宅供应中的比例一直未得到法律上的固化,以至于各地在保障房建设供应量上升降随意,对市场预期影响巨大。“十二五”之初提出的保障房建设目标一出,社会关于资金、土地和分配的质疑声层出不穷。宏伟目标的保质保量按期落实,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与持续。
    楼市关天,作为衣食住行四大基本民生中的一环,没有一个立体的、科学的、长期的制度设计,所谓行业健康发展也无从谈起。以短期的行政命令来主导行业发展,到头来会导致业者和部分民众猜政策、赌变局、搞投机。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人,都要提心吊胆地行事。市场和行业常因各种流言蜚语而草木皆兵,这就是从业者和消费者的焦虑所在。不能从长计议是行业者所苦恼的因素,从更深层讲,也是致力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决策者所焦虑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