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兰亚红 北京报道
11月22日,北京房企京汉置业耗资5.11亿元,在浙江温岭市城区核心地段拿下了一块商住用地。该地块总规划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楼面地价约为6910元/平方米,比2010年同区域成交的最高楼面地价低了近一半。
同策咨询高级分析师张佳浩认为,在北京不具拿地优势的京汉置业,在房地产深度调控期选择在京外三四线城市突围,如果资金充裕,此次拿地确实是一个好战略,是打响品牌的最佳时机。但“京汉集团此次拿地不过是严冬里一株怒放的红梅”,不代表中小型房企“春天的来临”。
但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京汉置业作为一家中小型民营房企,此次耗资5亿多元逆市拿地,对行业来说具有提振意义。其逆市找地、拿地的策略,给一些有充裕现金流但在一线和二线城市难于拿地的中小房企,提供了较好的范本。
最后一刻出手
11月22日下午3点55分,在温岭市203316地块挂牌截止前的最后一刻,京汉置业给出了5.11亿元的报价并成功拿地。该地块的底价为5亿元。
出让公告显示,该地块位于温岭市太平街道万昌路西侧,土地面积29418平方米,出让用途为商住用地,容积率不大于2.514,地上总建筑面积不大于73956平方米,其中商业建筑面积在3940~5980平方米之间。
该地块在成交前,已经历过两次流拍。9月30日,该地块第一次流拍,原因是竞买人数未达要求。11月10日,该地块因无人报名二度流拍。随后,该地块转为挂牌出让,挂牌时间截至11月22日下午4时。
京汉置业选择在最后一刻出手拿地颇出人意料。在温岭市业内人士看来,该地块在两次流拍后,仅隔10余天就三度出让,应该难逃无人问津的命运。
据当地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分析,该地块两度流拍的原因并不是本身条件不好。该地块为东湖工业区“退二进三”地块,原址为温岭市中马集团。目前,东湖工业区已成为温岭市中心城区的腹地,且地块已完成搬迁,堪称“黄金地块”。该地块此前两度流拍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目前市场走向还不明朗,现在拿地对开发商资金压力太大;另一方面,前两年许多温岭本土开发商拿下的地块还没有推向市场,所以眼下并不急于拿地。“当地开放商拿地热情不高,给外来房企创造了拿下高性价比地块的机会。”
逆市拿地的诀窍
京汉置业战略拓展部总监樊华告诉记者,在此次拿地前,京汉置业对温岭市的房地产市场已考察了近1年时间,并从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收入、房地产新建和存量情况、房价变化、土地成交状况等各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论证。
“温岭市虽然是个县级市,但来过的人都能感觉到,它的城市建设很有大都市的感觉!”樊华说,京汉置业认为,温岭市具有潜在的开发机会。
资料显示,温岭市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区,为台州市下辖的县级市。该区域南接温州,北靠宁波,东部环海,是一座民营经济极其活跃的滨海工贸城市。2010年,温岭市的GDP高达580亿元,占台州市经济总量的1/4,相当于北方中等地级市的水平。
京汉置业所拿地块位于城区核心地段,周边配套非常成熟,区域地价和房价水平均位居前列。近两年来,东湖区域地价从未低于8000元/平方米。2010年,该区域的最高成交楼面地价曾达到13000元/平方米。目前,该区域在售项目的成交均价在19000~22000元/平方米。
“东湖工业区有60多家企业要搬迁,拆完后出让的大多是一些小地块。而这次的出让地块面积较大,实属难得。由于该地块的底价高达5亿元,对于本土房企来说资金压力很大,这正好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樊华表示,目前温岭市的楼盘品质一般,且多为毛坯房。京汉置业初步考虑,根据温岭市个体企业有钱、老板多的消费特点,将项目定位为平层精装豪宅。
“该地块的楼面地价,比2010年区域内的最高楼面地价低了近一半,增强了项目的抗风险能力。”樊华表示,这给京汉置业未来的项目入市提供了极大的弹性定价空间。
据悉,此次拿地对于京汉置业来说可谓“雪中送炭”。此前两年,京汉置业除了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新增3个土地一级开发项目、获得部分安置房和经适房的建设资格外,再没有新的土地斩获。由于一直处于出货状态,其土地储备已捉襟见肘。
记者了解到,除了刚刚拿下的的温岭市地块外,京汉置业近期还会在河北省保定市拿下一块地。同时,京汉置业仍在全国寻觅新的地块,包括通过土地一级招拍挂市场和二级转让市场获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