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庞一涛 上海报道
由管委会旗下企业拿地,这在苏州工业园的土地市场上早已司空见惯。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官方网站挂出两条分别名为“苏州中心广场ABC地块建设项目环评”、“苏州中心广场DEH地块建设项目环评”的公示信息。经核实,公示信息中所涉及的6宗地块即为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城市发展有限公司于9月14日“独吞”的湖西CBD6宗优质商业地块(详见本报9月26日A9版报道《苏州6宗地被疑“自卖自买”》)。
12天内完成整体规划、拍地前即招人等举动均证实了上述地块的“内定”传闻。但这并非首例,仅今年下半年以来,苏州市多宗地块均以超低价给了具有国资背景的开发企业。
国企抢地成风
9月26日,苏州工业园区官方网站公示的环评信息显示,这6宗总建筑面积达48万平方米的商业用地,仅用了12天即已完成了整体规划。
“一般情况都是一个月到45天。”南京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师李莹表示,按照行业惯例,50万平方米、涉及超高层建筑的商业项目,其总体规划不太可能在12天内完成,除非拿地前即已开始操作。
“拍卖前就听说定了买家,但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当地业内人士表示,土地“内定”在苏州土地市场早已司空见惯。拿地前,当地政府会给其他开发企业打招呼,或由拿地的开发商自行将竞争者劝退。
来自搜狐焦点的一组数据显示,2011年7月,苏州市土地市场14宗地块成交,由国企竞得的有13宗,当月被业界戏称为“国企抢地月”。
享受政府补偿
“有些地块本身就需要具有国资背景的开发企业来运作。”南京网尚房地产研究机构苏州分公司分析师贾蕾燕表示,一般涉及区域基础配套工程的大型地产项目,当地政府出于利益考虑一般会交由国企开发。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沈健认为,由于先期进入开发房地产的企业要承担一定的基础配套建设,所以政府优先指定区域管委会旗下的开发企业进驻。
“承担了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会给予相应的补偿。”一位苏州当地房产分析师表示,苏州工业园区的土地大部分都由园区管委会旗下的开发企业开发,主要是在承担了基础设施建设后,政府给予一些住宅用地补偿这些企业的开发利润。
对于大部分土地对内部企业出让,业内颇多诟病。“公开附加条件,公平竞拍更合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苏州本土开发企业负责人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