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碳采购:政策与技术缺一不可

(2011-07-13 13:32:47)
标签:

房产

分类: 政策时局

低碳采购:政策与技术缺一不可

 

■中国房地产报  李静华


    目前我国总建筑面积占全世界开工建筑面积的50%,而有80%~90%的建筑技术和设计,没有达到低碳节能先进国家的标准。为何我们与发达国家有着如此大的差距?如何实现我国房地产行业向低碳节能方向发展?在7月3日的“中国住宅产业链的低碳工业革命论坛”上,与会嘉宾的观点,为这些疑问指出了一些解决路径。


焦点一:政策是重要推手
    中国房地产报: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房地产行业要低碳节能发展,关键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顾云昌:现在,在规划、设计、部品等方面都有具体的低碳节能要求了,但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结果如何,目前没有人管,住在里面保温怎么样,空气质量怎么样,没有数据,都是未知数,那么说建筑如何节能,都是空的。
    应该做到老百姓购买了房屋后,权威部门要验收,不仅仅验收建筑质量,还要包括节能效果,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是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方向。
    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最大的障碍是标准和技术的问题不明确,尽管将来是采取“胡萝卜”加“大棒”,搞得好就奖励“胡萝卜”,做得不好就使出“大棒”,现在是做不做无所谓,反正都卖光了,这就是房地产行业推行低碳节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李俊峰:关键是政策的引导,有了政策后,技术和标准才能真正起作用。节能仅仅靠市场是不够的,还需要靠政策的扶持。
    田明:朗诗是做绿色低碳地产的,这样做的好处是节能。但目前一系列政策体系缺乏实际节能的导向,没有真正引导消费者和企业往这方面发展,因为我们没有得到好处。例如交税方面我们就吃亏了,我们提高了建筑的节能性、提高了精装修标准,成本比别人做毛坯房要高,但是营业税的税基变大了,全部按照房地产的营业税税率交。
    我国目前缺乏的是政府制订一整套系统性、一致性的标准体系,现在政府一方面倡导绿色低碳,倡导精装修和建筑节能,有时拿出一部分钱,由财政部、环保部和住建部,通过各个省评选发一点,不知道这“胡萝卜”是因为什么因素掉下来的,不知道如何努力才能获得“胡萝卜”。现在的节能奖励就像下雨一样,突然到来了。这样的体系不好,最好的方式是告诉你怎么做才能吃到“胡萝卜”。
    刘伟:低碳节能的主体是企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开发商规划和设计的时候怎么样做出这样的产品。另外是下游企业的技术和发展要能配套。从产业上下游之间的联动来看,我想有两个大的趋势,一个在配套方面要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另一个是往集成化方向发展。
    梁猛:目前,我们正在做一个中国房地产低碳体系,即基于交易的碳排放平台,设计成房产减排补偿机制,还具备能耗监测平台的作用。我们有大概100多个项目的数据,这些都是我们做好进一步工作的基础。


焦点二:技术是低碳采购的基石
    中国房地产报:房地产行业实现低碳节能,产业链上下游应该如何做?开发商和部品商如何才能达成绿色共赢?
    李俊峰:具体来说,房地产低碳化怎么做,除了房地产商是产业链中龙头的单位要探索以外,空调、燃气、新能源等也是很大的一块内容,将来也会有很快的发展,都需要进行探索。
    张雪舟:绿色房地产中,开发商和部品供应商要很好地合作,要协调发展。绿色开发企业不是找不到部品产品,而是找不到有特色的部品产品作为卖点提升房屋价值。所以部品企业提供产品,首先要具有独到性,才可以有卖点,“一招鲜”才能有竞争力,而且要符合中国的价格,如果按照国际的价格就无法推广了。
    谭耀:空调体系在建筑节能中占到了一半以上的能耗,如果在这些方面能做一些贡献的话,对整个建筑的节能和低碳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目前也很关注空气能的产品,这方面美的走在了前面。我们和大型地产公司,通过一年一度的集中采购协议,议定在一定时间内产品基准的价格不变来签订协议,简化了房产公司采购的流程。用更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将整个过程简化,也是低碳的一种贡献。
    作为下游的部品供应商,希望房地产公司在设备招标的过程中,可否加大技术评分,增加节能技术的比例,例如更加侧重于能耗和节能低碳的因素,这样适当地降低价格比例,对下一轮的供应商在低碳方面会有所帮助。
    王效久: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我们过去卖产品也好,做代理商也好,区域的地产商也好,各种企业也好,只要是这个地盘是我做主的,现在网络和信息化时代,真正做得到的不是“我的地盘我做主”,而是“我的产品我做主”,你的产品是不是有特色,是不是给消费者和客户带来增值和消费的体验,这样才可以做下去。
    田明:我们在整合房地产的时候,除了自己知道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外,其实我们是需要跟下游的部品提供商一起合作,共同做一些事情。在这些方面,我个人的感觉,目前进展得不是太好,还是比较传统,基本上搞招投标,甚至有些环节可能还私下搞一些暗箱操作,这些对于推动行业的发展,推动绿色低碳没有什么好处。
    我认为,作为部品供应企业,指望政府出台政策是不现实的,还是要参与市场竞争,我是你的客户,你能结合我的需求,跟我一起做有价值的事情,例如共同研发节能产品,如何让室内环境更好等,如果这样做,我就觉得这样的供应商要比一般的拿个产品来靠价格竞争、或靠见不得光的手段来竞争上档次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