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海外意拓海外融资

(2011-05-18 14:33:35)
标签:

房产

分类: 公司报道

消息称拟进行俱乐部贷款

中海外意拓海外融资
  
  中海外可能进行的大手笔融资,与其意欲改善财务结构、增加资本开支、扩大规模有关,也与其抢占海外融资先机有关。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刘关  宋俊洁  北京报道
  
  在房企海外融资潮中,市场以及需求的合力总是让新鲜的融资手段层出不穷。
  有消息称,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中海外,0688.HK)拟与银行商讨贷款,采用俱乐部贷款这一较为少见的贷款形式。如果此单成行,将成为中海外今年首笔大单融资计划。
  “目前,公司对于此种融资形式正处于了解的过程中,因此没有太多细节可以透露。”5月11日,中海外对外关系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是否采取此类融资工具,其融资用途和融资额度,以及参与银行和融资成本等问题“全都尚无确定”。
  “对于中海外而言,并非只面临所谓俱乐部贷款这一种融资选择。”该人士表示。
  但据记者了解,中海外很可能会选择俱乐部贷款这一形式,而俱乐部贷款这一融资形式目前较为盛行。就在中海外俱乐部贷款消息放出的同时,亦有媒体报道,香港本土房企恒隆地产(0101.HK)欲开启一笔20亿港元五年期贷款,采用的恰为俱乐部贷款形式。
  
  与银团贷款相似

  
  所谓海外俱乐部贷款,属于海外银团贷款的最初起源形式。是指银行业组织协调多家会员单位参加,根据统一签订的银企协议,按约定的贷款条件、期限、利率等向特定的信用状况良好、成长性好但出现暂时资金困难的“亚健康”企业提供融资的贷款方式。
  区别于2010年年初中海外曾经使用过的银团贷款,一般来说,在海外,俱乐部贷款是由两家以上、5家以下银行联合。与银团贷款相比,参与行比较少。
  与银团贷款另外的不同是,各家参贷银行地位平等,没有所谓牵头行、安排行、代理行的分工。因此,贷款额度往往小于银团贷款额度。
  对于融资企业而言,其手续自然相对简单一些。
  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相对于银团贷款,这一方式与其类似,成本与银团贷款差不多。相较于海外优先票据等债券融资,融资成本显然令人艳羡。”在他看来,这一相对简单的形式,很有可能是银行为中海外量身定做的。有业内人士表示,中海外在各家银行间获得追捧,也与其国有背景有关系。
  “在香港,各家银行对行业调控并无很深的芥蒂,更为关注的是每家公司的基本面。华润置地(1109.HK)这样的企业刚刚签署银行贷款协议就是一例。”国元证券行业分析师李兢对本报记者表示。
  而除了成本优势之外,对于拥有海外融资平台的内房企来说,之所以采取该类融资方式,也与今年以来内地持续的货币收紧、港元加息预期等金融市场及政策的变化有关。
  也就是说,挂钩于美元的港元加息预期让内房企担忧人民币升值的利好空间被压缩。“一旦港元、美元加息,就会对冲人民币升值的利好,这也促使大家争相抢占海外融资先机。”某东亚银行人士分析。
  
  融资用途猜想
  
  中海外公告显示,截至3月末,在第一季度花费120亿元新购9块地之后,手持现金从2010年末的320亿元降至230亿元。申银万国发布研究报告称,“中海外总体仍然处于非常健康的水平。”那么,中海外将俱乐部贷款这一新鲜形式列入考虑范畴,是否与今年3月其董事局主席孔庆平所说的“今年上半年会在融资创新方面进行研究”有关?手握大量现金的中海外在此时寻求长期贷款的用途何在?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海外应该是为接下来可能进一步收紧的融资环境未雨绸缪,也在为可能出现的行业波动提早“广积粮”,此融资计划一旦成行,也可调整其债务中的长短债比例。
  分析来看,调整财务结构比例,或是中海外考虑该笔融资的主要原因。虽然在2010年年初,中海外曾获得超大规模5年期银团贷款,但这并不能掩饰其短期负债中一年期借贷激增的现实。
  中海外2010年年报显示,其一年内到期借贷为102.4亿港元,相比2009年的69.6亿港元有大幅增加,而102.4亿港元的一年内到期借贷在期末流动负债中所占比例仅位于预售账款之后。
  另外,中海外意欲进行大手笔融资的原因,还与其考虑加大下半年资本开支、提升开工量有关。
  辉立证券地产分析师陈耕表示,以目前对中海外的观察判断,其在下半年的支出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增加。原因是此前中海外对房地产调控的影响考虑很多,因此制定的计划较为保守,但最近楼市出现回暖迹象,不少境外投资者对房地产投资的兴趣开始明显增加,中海外也需要调整计划,加大开工量。
  再有,对于因在2008年过于谨慎而屡被业内指摘的中海外而言,目前也需要加大土地储备进行扩张。李兢表示,对于拥有海外平台的内房企来说,能让海外获得的外币进入国内最为便捷的方式是“拿到项目,以注册资本金的形式进入”。
  “去年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并购,因此鲜有新增土地。”中海外某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曾明确表示,“今年公司将伺机而动,不排除继续扩张,开拓新的布点。”本报曾于3月独家报道,中海外早在去年年底就开始在长沙这样的城市布局。“一线城市拿地比较难,一方面是资金投入量大;另一方面,目前一线城市土地出让方式正在改变,相比之下,二三线城市拿地会简单一些,机会也更多。”上述中海外内部人士表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