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遭穆迪下调评级
(2011-01-12 11:27:48)
标签:
房产 |
分类: 金融实务 |
碧桂园遭穆迪下调评级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杨凡 北京报道
1月4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将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碧桂园,2007.HK)的公司评级从Ba2下调至Ba3,与此同时,碧桂园Ba3的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得到证实。评级影响的碧桂园海外债券规模约为13亿美元。
“此次评级下调反映了碧桂园的未来销售目标及增长计划很高,这需要增加债务融资,导致在可预见的未来,其调整后债务/总资本比率高于50%。”穆迪高级副总裁蔡承业表示。
不过中银国际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认为,和国内同行相比,碧桂园并不具有更强烈的海外融资需求,而上述债务/总资本比率亦在安全范围内。
海外融资需求
穆迪认为,与国内同业相比,碧桂园的财务状况更符合Ba低段的评级水平。
“虽然2010年前11个月碧桂园的签约销售额高于预期,达到300亿元,但该公司仍计划继续扩张。在没有新资本的情况下,扩张将造成债务水平上升。”蔡承业称。
日前,碧桂园通过非正式途径透露公司2011年的经营计划,尽量实现400亿元的销售目标,同比增长率超过33%。
蔡承业进一步指出:“负债杠杆率上升而调整后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利润率下降,将对碧桂园的固定费用偿付比率产生压力,并限制其根据债务契约在境内增加发债的财务灵活性。”“这意味着碧桂园的融资需求很需要通过海外债券市场来解决。”上述分析中银国际师表示。
碧桂园方面不愿就上述评论发表意见,相关人员称还没有听说公司有任何海外融资的动作。
模式双刃剑
在穆迪评级的23家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中,近期仅有碧桂园一家被下调评级。一位不愿具名的业界人士认为,这与碧桂园的开发模式有一定关系。
“中低端的产品定位意味着,碧桂园的业绩必须依靠更多的项目滚动来提升,而非项目价值的内涵式增长。”上述业界人士称。
2010年,碧桂园共有78个不同阶段的项目在广东、湖南、江苏、湖北、辽宁等多个地区开发,多头齐收最终完成了全年300亿元的销售目标。而要实现2011年400亿元的销售目标,则意味着更多的项目开工,以及更多的资金需求。
“由于碧桂园需要举债为快速增长的业务模式提供资金,同时该公司面临广东省外项目的执行风险,因此其评级受到压制。”穆迪报告称。
尽管评级下调,但穆迪对碧桂园的评级展望为稳定,以反映其强劲的销售执行能力,以及其维持合理的流动资金以管理开发业务的能力。
融资环境未定
对于穆迪的评级,上述中银国际分析师认为,国内房企的海外融资需求是普遍现象,碧桂园的需求并没有表现得格外强烈。
“目前境内除银行贷款外的融资渠道相当于全部停滞,银行贷款限制严格,惟有海外融资尚有开口,且成本相对便宜。地产公司为维持扩张做境外融资也无可厚非,这种需求很普遍。”他补充道。
2010年11月底,穆迪对内地房地产行业进行评级时曾预测,2011年开发商对境外融资的需求可以控制,但2012年的再融资需求将高于2011年,尤其是评级为B的开发商。
上述中银国际分析师认为形势乐观:“海外资本市场2011年能够提供的资金很多,一方面流动性很充裕;另一方面,海外投资者仍保持着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热情。”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持保守的看法。标准普尔企业评级董事符蓓就认为,2011年内房企发债前景还需要看这次中骏置业与华南城发债路演的定价与结果。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1月4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将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碧桂园,2007.HK)的公司评级从Ba2下调至Ba3,与此同时,碧桂园Ba3的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得到证实。评级影响的碧桂园海外债券规模约为13亿美元。
“此次评级下调反映了碧桂园的未来销售目标及增长计划很高,这需要增加债务融资,导致在可预见的未来,其调整后债务/总资本比率高于50%。”穆迪高级副总裁蔡承业表示。
不过中银国际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认为,和国内同行相比,碧桂园并不具有更强烈的海外融资需求,而上述债务/总资本比率亦在安全范围内。
海外融资需求
穆迪认为,与国内同业相比,碧桂园的财务状况更符合Ba低段的评级水平。
“虽然2010年前11个月碧桂园的签约销售额高于预期,达到300亿元,但该公司仍计划继续扩张。在没有新资本的情况下,扩张将造成债务水平上升。”蔡承业称。
日前,碧桂园通过非正式途径透露公司2011年的经营计划,尽量实现400亿元的销售目标,同比增长率超过33%。
蔡承业进一步指出:“负债杠杆率上升而调整后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利润率下降,将对碧桂园的固定费用偿付比率产生压力,并限制其根据债务契约在境内增加发债的财务灵活性。”“这意味着碧桂园的融资需求很需要通过海外债券市场来解决。”上述分析中银国际师表示。
碧桂园方面不愿就上述评论发表意见,相关人员称还没有听说公司有任何海外融资的动作。
模式双刃剑
在穆迪评级的23家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中,近期仅有碧桂园一家被下调评级。一位不愿具名的业界人士认为,这与碧桂园的开发模式有一定关系。
“中低端的产品定位意味着,碧桂园的业绩必须依靠更多的项目滚动来提升,而非项目价值的内涵式增长。”上述业界人士称。
2010年,碧桂园共有78个不同阶段的项目在广东、湖南、江苏、湖北、辽宁等多个地区开发,多头齐收最终完成了全年300亿元的销售目标。而要实现2011年400亿元的销售目标,则意味着更多的项目开工,以及更多的资金需求。
“由于碧桂园需要举债为快速增长的业务模式提供资金,同时该公司面临广东省外项目的执行风险,因此其评级受到压制。”穆迪报告称。
尽管评级下调,但穆迪对碧桂园的评级展望为稳定,以反映其强劲的销售执行能力,以及其维持合理的流动资金以管理开发业务的能力。
融资环境未定
对于穆迪的评级,上述中银国际分析师认为,国内房企的海外融资需求是普遍现象,碧桂园的需求并没有表现得格外强烈。
“目前境内除银行贷款外的融资渠道相当于全部停滞,银行贷款限制严格,惟有海外融资尚有开口,且成本相对便宜。地产公司为维持扩张做境外融资也无可厚非,这种需求很普遍。”他补充道。
2010年11月底,穆迪对内地房地产行业进行评级时曾预测,2011年开发商对境外融资的需求可以控制,但2012年的再融资需求将高于2011年,尤其是评级为B的开发商。
上述中银国际分析师认为形势乐观:“海外资本市场2011年能够提供的资金很多,一方面流动性很充裕;另一方面,海外投资者仍保持着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热情。”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持保守的看法。标准普尔企业评级董事符蓓就认为,2011年内房企发债前景还需要看这次中骏置业与华南城发债路演的定价与结果。
前一篇:高息借贷赌局
后一篇:华南城抢发2011境外融资首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