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栋:有步骤推进方可真正低碳

(2010-09-20 16:02:54)
标签:

房产

分类: 特别策划

陈栋:有步骤推进方可真正低碳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刘关  北京报道
  
  由于各国所处的社会发展和城市化阶段不同,对于低碳城市的发展理念和具体途径选择存在差异,“低碳城市”的建设模式也各有侧重。那么,在国际实践经验基础上,适应中国基本国情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低碳城市”理念和模式是什么?本报记者采访了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生态城市促进与合作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气候组织低碳生态建筑高级顾问、CIHAF中国之家高级专家陈栋。
  中国房地产报:就你了解,在国际领域里,低碳城市建设的探索主要历经了哪些阶段?请举例说明。
  陈栋:国际上一些低碳城市的实践,起初阶段一般是先有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方案,然后再逐步把现有的减缓和适应政策进一步整合到绿色增长或低碳增长规划中去。
  比如美国的纽约市,近年从原来的一些具体减排措施,发展到制定长期的规划,同时关注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以及绿色增长等多方面问题,这是目前纽约市迈向可持续未来的核心战略计划。韩国的首尔市先是在2007年根据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制定出一套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再于2009年公布了低碳和绿色增长的总体规划,设定了到2030年相对于1990年减排40%的目标。
  中国房地产报:国际上获得比较出色成绩的城市,在低碳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主要侧重于什么领域?
  陈栋:它们比较侧重于城市政府低碳政策的制定,同时把编制城市气候变化清单当作一个重要任务,这是设定减排目标、制定减排计划和长期愿景的基础。另外这些城市成功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全球行动、政府示范和合作分享。
  中国房地产报:那么就你观察,他们的探索主要有哪些特点?
  陈栋: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每个城市在探索低碳城市过程中的差异,比如伦敦市政府这方面职能比墨尔本市政府大,从而能采取更多政策措施产生较大的影响。但尽管如此,还是可以找到一些成功城市的主要相似特点,比如:绿色采购以催化低碳技术和节能服务的市场需求、意识教育以改变其公民消费模式、低成本融资以刺激低碳技术发展、规范建筑行业、管理和优化交通系统、可持续的土地使用和规划等。
  中国房地产报:在去年哥本哈根会议后绝对减排与相对减排的讨论中,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与一些发达国家进行碳减排的不同基础日渐明晰。那么你认为,在不同的基础上中国对于他国经验应从哪些领域来借鉴?请举例说明。
  陈栋:我认为,虽然中国的城市与发达国家城市的基础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很多经验还是可以借鉴学习的,比如法国的波尔多市,他们的经验是:首先要合理规划,确定具体目标和实施措施;其次是城市建筑要达到低碳标准,不要区分富人区和贫民区,住宅区和办公区尽量混在一起,以减少出行;再次是鼓励市民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如减少使用汽车、多步行等,波尔多市甚至鼓励市民建菜园种菜;另外就是要注重学校和社区的绿色教育,动员全民参与。我想这些措施中国的很多城市同样可以做到。
  中国房地产报:依照本报观察,目前在中国,部分低碳城市的建设多流于形式,一旦与地方政府的业绩挂钩,就多停留在概念层面。那么在这一领域,国际上有何借鉴?
  陈栋:确实如你们所观察到的一样,目前,特别是在去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中国已经有上百个城市都在探索建设低碳城市,不久前国家发改委也公布中国低碳城市示范城市名单,但众多中国城市由于政绩需要,往往只注重实施一些短期见效快的重点减排项目,而对政府怎样在城市日常管理工作中进行低碳规划尚缺乏全面认知。
  从国际上低碳城市的实践来看,必须通过对城市进行全面的现状评估后,通过制定适合本城市实际情况的低碳规划和相应的政策来有步骤地实施,这样的低碳城市建设才是可持续的,也是最低碳的。否则就会出现在一些中国城市低碳实践当中为了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而采取并不低碳的手段的尴尬局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