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洋地产一年内“去央企化”

(2010-08-24 13:03:29)
标签:

房产

分类: 公司报道
远洋地产一年内“去央企化”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杨凡  北京报道
  
  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远洋地产,3377.HK)“去央企化”终于有了较为清晰的时间表。8月16日,中远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远国际,0517.HK)宣布将在未来12个月内,择机出售远洋地产剩余股权。
  这是市场预料中的行动,唯一的疑问是谁将接盘?8月19日下午,在香港举行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面对“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是否会继续增持”的追问,远洋地产行政总裁李明仅含糊表示“公司欢迎所有股东进行增持”。
  某投资咨询机构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人寿继续增持远洋地产的可能性很小,中远国际所持有的16.85%股权,很有可能会被2~3家海外投资机构接手。
  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若股权结构按照上述路径变化,那么远洋地产管理层的话语权将会进一步增强。“随着中远国际的退出,远洋地产会走得更快更激进。”
  
  海外基金接盘?
  
  “从中国人寿成为远洋地产第一大股东开始,远洋地产‘去央企化’的决心就已经很明显了,中远国际的退出是迟早的事。”上述券商分析师表示。
  3月18日,国资委要求78家央企退出地产业务之后的几日内,中远国际的控制人、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下称“中远集团“)就承诺要在半年内退出所持远洋地产股份,成为78家央企中首个给出退出时间表的央企。
  1993年成立初期,远洋地产由中远集团全资拥有。17年间历经重组、扩股和引进战略投资者,最终在2009年年底形成了现有股权结构:中国人寿持股24.08%,为第一大股东,中远集团三级子公司中远国际持股16.85%,为第二大股东;其余股份则为公众持股。
  虽早有承诺,“但令人意外的是,中远国际为何急于发布退出时间表,其实完全可以在股权交易基本完成时再公告。”上述券商分析师表示。
  市场及投资者更关心的是,中远国际意欲放弃的这16.85%的股权将会由谁接盘?远洋地产现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是否会继续增持从而加强控制权?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李明并未给出答案。
  上述投资咨询机构分析人士认为,限于保险业投资政策和远洋地产自身的股权比例限制,中国人寿继续增持的可能性很小。
  今年3月公布的《保险集团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保险公司在投资与保险业务相关的非金融类企业时,投资总额不得超过被投资企业实收资本的25%。此外,中国人寿也曾明确表示,对远洋地产的投资属于财务投资,短期内无意继续增持远洋地产股份。
  另外,远洋地产也曾订下“单一投资者持股比例不超过25%”的限制。
  中远国际表示,预期买方及最终实际权益人将为第三方,出售方式除以大手买卖配售外,也可通过联交所的交易系统在公开市场出售。
  “这意味着海外基金或投资机构很有可能成为接盘手,且由于这部分股份市值很大,一家独吞比较吃力,所以应该是2~3家机构分食。”上述投资咨询机构分析人士称。
  目前,中远国际持有的远洋地产股份约有9.5亿股,按照公告中所称每股最低售价不低于5.4港元,以此计算,收购这16.85%股权的代价至少为42.75亿港元。
  上述投资咨询机构分析人士还认为,一旦中远国际确定“清仓”时机,一定会引起很多海外投资机构的兴趣。“因为他们仍然认可内房股的投资价值,并一直在积极寻觅资本市场上的此类配售机会。”
  
  内修外攘
  
  第二大股东发出明确的“清仓”消息,将对远洋地产产生何种影响?李明表示,中远国际退出,是基于其自身的业务调整,相信对远洋地产营运影响不大,并强调对管理层架构并无影响。
  但投资者显然有自己的担心。尽管中期业绩亮眼,但瑞信仍在其后发布报告认为,中远国际出售远洋地产股份会产生短期不明朗因素,故维持对远洋地产的“中性”评级。
  但上述券商分析师却认为,远洋地产股价表现一直欠佳。现在利空消息确定,股价反而不再有继续下行的空间。
  “相信中远国际出于对远洋地产股价不确定因素的担心,会选择更为慎重的方式减持,即主要选择配售而非公开市场出售,因为中远国际会担心通过二级市场大手笔买卖,或造成其股价剧烈波动。”该分析师表示。
  除对股价的短期影响外,分析人士表示,中远国际的退出,将会使远洋地产的股权结构更加分散,管理层的话语权将会进一步增强。
  “远洋地产最终形成的股权结构,很可能会类似于万科和金地,并没有一个真正具有控制权的大股东,持股最多的中国人寿也只是把自己定位为投资者身份。未来,远洋地产管理层对企业的控制力将会大大增强。”上述投资咨询机构分析人士认为。
  该人士表示,随着远洋地产“去央企化”成为现实,以及职业经理人话语权的增强,其发展步伐将会受到更少限制。
  据了解,2010年是远洋地产第三步战略布局的元年。按照规划,经过第二梯队的定位,通过3~5年的努力,远洋地产将从区域领先型房企,成长为全国性房企。
  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李明表示,远洋地产将抓紧调控的机会,实现快速、低成本扩张。并且要从环渤海地区迅速向长三角、西南、华南甚至一些新的有市场前景的区域进行拓展。
  今年上半年,远洋地产分别进入上海、三亚、青岛3个城市,新增土地储备达到100万平方米,8月初,远洋地产又介入到北京CBD核心区12块土地的招标,拿地策略颇为激进。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远洋地产拥有的货币资金基本可以保证其拿地需求。李明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远洋地产销售回款资金为100亿元,目前自有资金达200亿元。
  但对于远洋地产未来的资源获取能力,上述投资咨询机构分析人士给出了自己的担心,“中远国际退出后,远洋地产在拿地时是否会遇到身份的尴尬——远洋地产将不再具有央企背景,从而失去一个有力的谈判筹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