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特区扩容拉动岛外地产
(2010-06-30 14:15:32)
标签:
房产 |
分类: 政策时局 |
厦门特区扩容拉动岛外地产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徐妍 北京报道
继中央批准深圳特区扩展至全市仅一个月余,厦门又成为另一个“大特区”的受益者。
6月20日,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厦门举行的第二届海峡论坛上透露,国务院已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并同意厦门发挥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试验区作用,扩大金融改革试点,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先行试验一些金融领域重大改革措施。
随后,厦门市规划局副局长吴振志也表示,厦门将以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为契机,对城市功能区往岛外转移做出调整,包括在岛外规划建设体育中心、金融中心等。
此前由于经济特区带来的“一市两制”,使当地土地市场供求出现不均衡。厦门一些房地产界人士认为,随着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城市建设重心也会从岛内向岛外转移,以解决岛内土地资源稀缺与开发的相对饱和的现状,提升岛外地块价值。
“大特区”体现发展需要
成立于1980年的厦门经济特区已非首次扩容。最初的经济特区只有位于厦门岛西北部湖里的2.5平方公里,1984年3月国务院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的范围扩大至整个厦门岛(含鼓浪屿)共131平方公里。但整个厦门市的陆地面积有1565.09平方公里,厦门的内陆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区均被划在特区之外。
“厦门和深圳的特区一体化,体现了当前决策层发展区域经济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陈秀山告诉记者,原有的经济特区制度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它们经过多年的发展已不能再依靠中央的各种优惠政策,而是应当更多地将盘活地方经济的自主权交给当地政府。”在这种背景下,厦门原有的岛内与岛外、深圳的关内关外造成的二元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必须予以解决,从而使地方政府在户籍、土地、人事等制度管理方面更加便捷,实现全市均衡发展。
陈秀山表示,从中央近期批复的重庆、海南等区域经济规划来看,这种区域经济规划思路已经更为开放。就厦门而言,“与台湾隔海相望,经济特区的扩大势必增强对台商的吸引力”,从而拉动福建省乃至整个海西区域与台湾优势产业的对接。
扩容带来地产升值
对于本次厦门经济特区扩容,厦门的房产界人士早有预期。
联发集团在去年12月8日以17亿元拿下位于集美区的岛外地块。该集团厦门房产代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养坤告诉记者,“厦门经济特区扩容到全市以后,岛外区域的价值会逐步增值。”他表示,虽然现在的特区概念并不意味着直接的政策优惠,但打破多年来厦门“一市两制”的现状、强化“大厦门”概念,给岛外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随着岛外开发进程的加快以及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配套的不断完善,岛外的区域价值也将得到不断提升。
而早在本次厦门经济特区扩容之前,厦门市政府就已提出城市建设重心要从到岛内向岛外转移,着力推进翔安南部片区、厦门(新)站片区、环东海域片区和马銮湾片区等组团式的城市规划建设。
去年7月份,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局长林长树就表示,厦门市要加大土地招商力度,增加土地供给量,着重加速岛外大块土地的供给。
厦门旺荣房地产总经理王世忠也认为,对依赖于城市建设、居住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房地产业来说,经济特区扩大范围之后,随着岛外区域配套设施建设加速,岛外区域的升值空间不可估量。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继中央批准深圳特区扩展至全市仅一个月余,厦门又成为另一个“大特区”的受益者。
6月20日,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厦门举行的第二届海峡论坛上透露,国务院已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并同意厦门发挥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试验区作用,扩大金融改革试点,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先行试验一些金融领域重大改革措施。
随后,厦门市规划局副局长吴振志也表示,厦门将以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为契机,对城市功能区往岛外转移做出调整,包括在岛外规划建设体育中心、金融中心等。
此前由于经济特区带来的“一市两制”,使当地土地市场供求出现不均衡。厦门一些房地产界人士认为,随着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城市建设重心也会从岛内向岛外转移,以解决岛内土地资源稀缺与开发的相对饱和的现状,提升岛外地块价值。
“大特区”体现发展需要
成立于1980年的厦门经济特区已非首次扩容。最初的经济特区只有位于厦门岛西北部湖里的2.5平方公里,1984年3月国务院决定把厦门经济特区的范围扩大至整个厦门岛(含鼓浪屿)共131平方公里。但整个厦门市的陆地面积有1565.09平方公里,厦门的内陆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区均被划在特区之外。
“厦门和深圳的特区一体化,体现了当前决策层发展区域经济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陈秀山告诉记者,原有的经济特区制度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它们经过多年的发展已不能再依靠中央的各种优惠政策,而是应当更多地将盘活地方经济的自主权交给当地政府。”在这种背景下,厦门原有的岛内与岛外、深圳的关内关外造成的二元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必须予以解决,从而使地方政府在户籍、土地、人事等制度管理方面更加便捷,实现全市均衡发展。
陈秀山表示,从中央近期批复的重庆、海南等区域经济规划来看,这种区域经济规划思路已经更为开放。就厦门而言,“与台湾隔海相望,经济特区的扩大势必增强对台商的吸引力”,从而拉动福建省乃至整个海西区域与台湾优势产业的对接。
扩容带来地产升值
对于本次厦门经济特区扩容,厦门的房产界人士早有预期。
联发集团在去年12月8日以17亿元拿下位于集美区的岛外地块。该集团厦门房产代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养坤告诉记者,“厦门经济特区扩容到全市以后,岛外区域的价值会逐步增值。”他表示,虽然现在的特区概念并不意味着直接的政策优惠,但打破多年来厦门“一市两制”的现状、强化“大厦门”概念,给岛外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随着岛外开发进程的加快以及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配套的不断完善,岛外的区域价值也将得到不断提升。
而早在本次厦门经济特区扩容之前,厦门市政府就已提出城市建设重心要从到岛内向岛外转移,着力推进翔安南部片区、厦门(新)站片区、环东海域片区和马銮湾片区等组团式的城市规划建设。
去年7月份,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局长林长树就表示,厦门市要加大土地招商力度,增加土地供给量,着重加速岛外大块土地的供给。
厦门旺荣房地产总经理王世忠也认为,对依赖于城市建设、居住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房地产业来说,经济特区扩大范围之后,随着岛外区域配套设施建设加速,岛外区域的升值空间不可估量。
前一篇:万科“快半步”
后一篇:住建部颁保障房规划限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