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分类: 公司报道 |
金融街扩张“大北京”商业版图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各种迹象显示,金融街与通州商务园的牵手早在意料之中。
近日,金融街控股有限公司(金融街,000402.SZ)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北京通州商务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下称“商务园开发”)组成的联合体以总价9亿元竞得北京通州商务园B1、B2两幅土地,B1地块投标价格为2.8亿元,B2地块为6.2亿元,两块地总规划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
“商务园开发为金融街的参股公司,该公司一部分股份由金融街持有,其余股权由紫光集团和通州区人民政府持有,此番获得园区内土地,可被看作是金融街与通州商务园的郎情妾意。”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早有图谋
据记者了解,此次投标中,金融街出资比例为80%,商务园开发出资比例为20%。
商务园开发为金融街的参股公司。早在2007年,商务园开发由紫光集团与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出资成立,此后,金融街宣布出资1亿元参股商务园开发,持有其18.5%的股份。
熟悉该公司的人士表示,商务园开发是通州商务园土地一级开发的运作主体,其中也包括此次联合体斩获的地块。该公司成立后,便包揽了园区内全部土地一级开发及部分重点地块的二级开发。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上述两地块原本计划在去年12月初挂牌出让,底价即为9亿元。上述知情人士称,两幅地块在此前的挂牌竞价阶段已收到4次报价。但此后挂牌暂停,地块转为招标出让,并最终被金融街和商务园开发的联合体以底价取得。
有金融街内部人士表示,早在2007年,金融街便已筹划在通州商务园的战略布局。
2009年4月,通州区区长邓乃平曾表示,将与金融街合作在通州商务园内建设成立金融街分区。同年5月,时任金融街董秘的于蓉透露,金融街已明确进行通州商务园的二级开发,约35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将收入金融街版图。
对于该地块的升值潜力,戴德梁行(北京)策略及发展顾问部经理纪岩称,从2007年起,北京开始逐渐形成“金融后台”意识,很多企业从北京中心地带商务区外迁的趋势明显。
2007年8月,通州商务园正式被批准为北京4个金融产业后台服务区之一,通州新城同时成为首都重点规划建设的金融后台服务区。
一位不愿具名的齐鲁证券分析师表示,通州商务园区的总体功能定位和金融街此前的物业类型吻合,与其客户群也匹配,“所以金融街的布局思路在情理之中。”“金融街对该地块的规划类似于‘总部基地’,而通州商务园区周边目前的写字楼售价大约在1.2万元/平方米左右,受通州新城概念和CBD东扩影响,今后增值潜力比较大。”该人士称。
深耕北京
“这意味着金融街‘大北京’的商业地产版图再落一子,该项目将会和金融街西扩项目一起,成为其北京地区写字楼未来开发的重点。”齐鲁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
虽然世纪证券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金融街中长期发展的思路是‘1+X’,即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但国泰君安分析师孙建平在其研究报告中表明,2008年至今,金融街获得的超过200万平方米的土地均来自北京和天津,说明公司继续看好环渤海区域。
但与此同时,除2009年金融街收购北京大兴的两个住宅项目外,其所擅长的商业地产并无拓展。持有型物业中,金融街未开发的写字楼面积仅为16.5万平方米。
“所以通州商务园区35万平方米写字楼和办公楼项目的落定,对金融街在北京地区写字楼类商业物业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业界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