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见
富贵稳中求
■中国房地产报 霍星辰/文
几天前,在一个地产高峰论坛上,尽管当天的主题并不是调控,但“调控”一词却自始至终贯穿全场。在座的5位地产界大佬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对政策走向的观望态度,同时也显示出求稳的心态。很多开发商把眼光投到了商业地产。
多元化和专业化的选择是房企面临的老问题。每个企业都希望保持稳定的增长,而不是被市场忽悠着,好一年坏一年,商业地产稳定的现金流对企业来说是一个稳压器,相形之下,商业地产的持有型物业就显得比较稳定,抗风险能力强。
商业地产项目和运作模式选择不当又可能对企业造成极大的风险,而且前几年与住宅地产的热火朝天相比,商业地产对很多开发商来说并不是很有吸引力。
而2009年下半年开始,不少开发商表示加大商业地产投资。2009年底,一直坚持纯住宅产业的老大哥万科高调进军商业地产,却不得不让广大房企小兄弟们再度审视自己的战略。万科等企业选择此时加大商业地产投资,除因为商业地产刚刚爬出谷底外,主要的还是想要趁着手里钱比较宽裕时,在自己的资产池中填个固定的定海神针,以避免再次出现2008年和2009年冰火两重天的现象。
不管是政策杠杆的作用还是开发商另谋路径,抑或是在通胀预期寻求多元化发展。不管什么原因,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万科、华侨城以及多家房企宣布进军商业地产。
“春江水暖鸭先知”,万科向来嗅觉灵敏,它在此时的转向是不是代表即将到来的趋势呢?很多人预测,2010年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商业地产会成为房市中的亮点。
2009年地王频出、地价走高,使得未来一线城市的房地产用地“豪宅化”倾向加剧,因为地价抬高后,只能做房价更高的豪宅才能获利,但豪宅毕竟有市场容量的限制;而与此同时,中央对用地的政策肯定是倾向于保障房用地,很多城市都已经提出住宅用地50%将用于保障房建设,如此一来,商品住宅开发很可能受到抑制,在这种情况下,商业地产将成为开发商们投资的另一路径。
商业地产拉动地方经济的繁荣、提升城市形象、带动相关就业,是所有地方政府都欢迎的。2009年国家一系列的刺激经济政策出台,在可以预期的时间内,这些刺激政策仍将继续下去,其中,各地旧城改造、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在明显加快。
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想扩大发展,在某一区域做大做强,与政府合作是最便捷的途径。而这必然要求开发企业进行商业地产开发,并保留一部分持有型物业进行运营。
而且,在未来房地产宏观调控从紧的情况下,商业地产项目也许比住宅项目更容易拿地,也更容易获得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这是不是万科进军商业地产的原因呢?有这可能性。既然如此可以达成双赢,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细心的人已经留意到了,从2008年底开始,各地方政府的供地情况就已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纯粹的住宅用地供应越来越少,而住宅+商业的混合用地却明显增多。而2009年下半年开始,各大中城市都出现了商业用地集中供应的现象。政府的导向已经比较明显了,作为企业来说,需要的是顺应这种潮流。
商业地产做得好,就是企业的定海神针。这一点在2008年底,在专做商业地产的万达身上得以体现。尽管当时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一样都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需要扎紧腰带过日子。但是万达却在这一时间抄底土地市场。可见其万达广场的资金回笼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
当然,每个企业都面临自己不同的局限条件,如何选择,还要顺时顺势顺应自己的条件。
何况,大家一窝蜂地抢滩商业地产,也不是什么好事。富贵稳中求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