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房地产报社评:“寡头格局”谁幸谁憾?

(2009-12-08 13:25:03)
标签:

房产

分类: 封面故事

寡头格局”谁幸谁憾?


    占山皆可为王、造印自可封侯的“春秋时代”一去难返,中国地产界诸强争霸的格局已渐清晰。从多年来的“百亿俱乐部之辩”一举攀升至今年的“200亿”乃至“300亿”,背倚金山的一线开发商豪气干云,扩张之靴踏遍天下,而由之滋生的“寡头心态”也不断膨胀。
    从近期再度热起来的“叫板行业老大”的诸多见闻,便不难看出众企业对于江湖地位的渴求。但在已然形成寡头的行业,却有着不同的市场效应。
    在能源、电信、电力等资源垄断型市场,由于所提供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和巨大的刚性需求,掌握了资源的寡头们有着巨大的话语权和定价权,由此必然会造成事实上的超额利润攫取。而在诸如家电、快速消费品等充分竞争性市场,即便有寡头,也不具备绝对的定价权,激烈的竞争对话依旧存在。而具备了强大产能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寡头企业,反而可以凭借更低的综合成本和更大的产能,制造更优质低价的产品,从而令消费者真实获益。
    房地产市场属于哪类?在去年的寒冬中,潘石屹所预测的“百日巨变”并未出现,中小企业依旧野蛮生长;而在今年的温室里,高企的地价却将中小企业逐渐逐出了历史舞台,这很难说是充分竞争市场的表现。
    国家统计局和易居中国市场研究机构不久前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销售排名前20位的房地产企业销售额约占全国销售额的13%。此前,还有某专业网站给土地储备规模在2000万平方米以上的前10位房企算了一笔账,其土地储备总量相当于全国全年房地产开发规模的一半。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均衡,难于统计位列领先的强势开发商与中小开发商产品的总体价差,但在事实上,这一差距在不断拉大。同时,地产列强们对于上游资源和配套供应乃至终端产品的影响力均在不断加强,而在产品品质不断升级的同时,其销售目标群体的收入水准也在不断提升。
    当行业全都瞄准了金字塔的中上部,基座的需求谁来满足?
    相信这是政府管理部门不愿看到的,诸多国企出手拿地塑造品牌也并非纯粹出于如此目的。
    于是,在寡头心态膨胀的同时,有理由呼唤留给那些“小且美”、“小且精”的企业更多的生存空间,以保留它们对于价格发挥一定的牵制作用。同时,强企内部,也应留给底座民众相应的产品序列,一味上行,即便富如迪拜,市场也难于长期承受。
    可以预期,一旦房地产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寡头式垄断格局,便意味着更多、更强有效的行政干预即将到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