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可牺牲效率也要先做好管控

(2009-11-24 14:33:48)
标签:

房产

分类: 潮流行为

宁可牺牲效率也要先做好管控
——专访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是松伟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刘辰 北京报道

 

    中国房地产报:您认为目前国企在管控模式上,与民企相比,有哪些区别和特点?
    是松伟:管控模式取决于企业的管控阶段,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管控模式。一般企业分几个类型,第一类是两级公司管控,第二类是三级公司管控,还有一类是金融公司作为整合公司的管控。民企发展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大多为两级公司管控:总公司下面是若干项目公司,很少到达三级。但国企很多都达到了三级,地产公司是以相当于事业部的形式去进行操作。
    中国房地产报:这会是以后国企的一个主要的管控方向吗?
    是松伟:如果要整合的话还是叫事业部管理会是一个发展方向。项目地产分很多类型,商用、民用,即使民用也分高、中、低端,每种类型要求的人才和资源都是不一样的,建立一个事业部中心是比较好的管理方式,有利于人才优化,经验提供。
    中国房地产报:事业部形式,也就是三级模式的一种,具体来说有何利弊?
    是松伟:两级执行链、控制链比较短,灵活高效;国企的三级,如果总部放权,事业部有权的话,管理起来效果好一些。但目前大部分国企都比较严格,房地产投资都要达到20亿~30亿元,上报集团效率会慢一些。
    中国房地产报:国企的集团属性决定了其地产业务管控链也要更多一些,如:集团公司-地产公司-区域公司-一线项目公司,这是否会导致管理层级过多而开发效率低下?
    是松伟:企业管理集团管控评判指标来说并不单以是否臃肿来判断。有些集团总部人很多,管控很好,和记黄埔集团500多人,20多个部门,比一般部门大的多。其实最好的人才培养就是在集团,集团对人才培养,对关键环节来说,项目取得、项目规划,由集团统一实行管理判断,这种方式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下属公司效率,但提高了集团管控能力,所以不一定是坏事。但如果说集团不会管控,只是设立集团,或者仅扮演“收租”的角色,那就另当别论。
    集团必须管控下属二三级公司,宁可牺牲效率,如果放纵下属公司,将来集团很多效益体现出来时,企业就变得不好管理,以后管理的成本会更高。
    中国房地产报:现在有一种管控模式是“双主体”,如中海/中建、中粮地产/中粮置业、五矿建设/五矿置业等等,您如何看待这种对“双主体”管控模式?
    是松伟:国企现在担负两个任务。第一是投资业务,第二是资产保值增值。为了让资产保值增值,通常国企拿了500亿元资金在手里,不可能全部用来开发项目,很可能450亿元是持有资产,通过评估来增值,自己持有比开发卖掉要强得多。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公司分两块业务,一块是地产开发,另一块是置业,只买不卖。全球房地产都具有这种通性,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国家进入城市化发展期,城市人口增加,必然会对地产需求越来越多。对于本身资金量比较大的国企来说,为了平稳获取收益方式,才会分成地产和置业。当然置业公司下面偶然开发个项目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总体来说集团会进行划分,这两套人马也不一样,一边是拿地建项目,另一边则擅长物业管理。
    如果盘子做得很大,兄弟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是很正常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