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5%开发商认为土地过热”背后的囚徒困境

(2009-10-19 14:48:40)
标签:

房产

分类: 潮流行为

“75%开发商认为土地过热”背后的囚徒困境

■中国房地产报  毕舸/文

 

    近日,面对今年土地市场的现状,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针对上海开发商的相关调查显示,有高达75%的开发商认为土地市场已经过热,认为还没有走出低谷的开发商则为0。
    75%的开发商认为土地过热,显然在大多数开发商心目中,土地市场的热气逼人已成集体共识,说不定他们已经意识到潜在危险——土地价格高挂必然导致开发成本的连环上涨,并且带来房价的节节高升,一旦出现房价远超国民经济现实承受力的情况,市场再次临险、政府出手抑制的可能性会大增,重返去年那种冷清局面也未可知。
    但在现实层面,一个又一个地王新纪录的诞生,表明开发商赤膊上阵,为获得土地不惜一切的狂热气氛还在延续。换言之,开发商一方面叫苦不迭土地拍卖价格上涨势头的过快过猛,另一方面又直接充当了土地价格新纪录的缔造者,这种有悖常理的吊诡场景,究竟隐含着怎样的囚徒困境?
    大家都知道,囚徒困境是经济学上一个著名理论。囚徒困境假定每个参与者(即“囚徒”)都是利己的,即都寻求最大自身利益,而不关心另一参与者的利益。但最终出现的结果,是参与者们的自利选择,恰恰不是顾及共同利益的帕累托最优解决方案,相比顾及彼此而带来的利益要低得多。于是,每个“囚徒”的选择都不是最佳选择。
    在如今的房地产领域,“囚徒”征兆显现得日益明朗化——房地产市场从持续一年的寒冬中回暖,有关部门与开发商理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宽松政策环境、开始释放的刚性需求。遗憾的是,理应符合理性与良性机制的逐步市场回调,却被无穷的以涨价换暴利欲望所替代。地王的死而复生甚至复又疯狂就是最好的例证。
    其实,这一切都可以从土地竞拍模式上追根溯源。竞拍模式将原本就稀缺的土地资源完全商品化,以同场叫价的模式,无形中逼迫参与的开发商不断拿出交易筹码。随着叫价的提高及拍卖师的落槌,给予所有开发商一种“气场”——别人的同步叫价意味着竞争程度的加剧,不提高价格就被淘汰出局,而回应叫价又给其他竞争者以“他既然抬价说明在这个价格基础上依旧有利可图”的心理暗示。如同“羊群效应”的发散,开发商们互不相让抬价的恶性循环就此形成。
    囚徒困境还来自于有关部门。尽管房价过高将让整个城市的居民群体遭遇更多的买房难问题,并且带来房市投机现象风行、资产泡沫化等弊端,还终将有一日会因房价虚高而导致学术界摇摆、管理层困惑,从而受到中央再次调控,但土地竞拍所获的丰厚收益让有关部门陷入迷乱中无力自拔。
    过度的土地竞拍对开发商根本利益不利,过高的房价对有关部门长远利益及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不利,大家都是“囚徒”,都在采用只顾及自身的短视选择,却遗忘了未来的负回报。在这个囚徒困境里,没有最优选择,而受困最深的“囚徒”,无疑是跟风抬价的购房群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