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60亿元圈地 在北京收购豪宅
绿城苏醒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睡梦中醒来的绿城会比以往更加令同行恐惧。
9月22日下午,绿城中国(3900.HK)先后以36亿元和25亿元巨资拿下苏州两幅地块,在短短一个小时内豪掷61亿元。同一时间,杭州另一幅地块的出让归属也在保利与绿城之间展开,绿城虽然惜败,但却战至最后一刻。
另据香港信报报道,绿城中国正在酝酿以股权收购方式,收购北京二环与三环间的一个豪宅项目,预期作价3.5万元/平方米。
过去数月,绿城中国在土地市场上的极度进取已经引起了同行的莫大关注,一种观点相当普遍:宋卫平领导的绿城中国是否已经忘记了去年底财务危机带来的教训?
一次加价4亿元
在61亿元的出价纪录尘埃落定之后,一幅照片颇有意味地记录了现场的气氛。根据这个摄于当日现场的照片,编号为18号的绿城中国举牌者正高高举起竞价的招牌,画面右下方,绿城中国董事局主席宋卫平安然就座,态度微醺,显得志得意满,胜券在握。
令同行感觉到绿城中国势在必得的,并非宋卫平亲自上阵,而是如下的局面:编号为06的地块起价10亿元,在1号开发商报出10.98元后,18号绿城一下子就报出15亿元的天价——一次加价4亿元,在苏州的土地拍卖市场上尚属首次。之后66号中信报出16亿元,绿城又加价2亿报出18亿元。10分钟后,战役结束,绿城36亿元胜出,该06地块楼面价升至2.8万元/平方米。随后,07地块起价8亿元,绿城以25亿元战胜中信,二度夺魁。
在苏州楼市,61亿元的出价和2.8万元的楼面价均属地王。8月5日,在该区域,保利地产曾以近20亿元的总价、7458元的楼面价拿下一幅地块。面对同行对楼面价的质疑,绿城集团执行总裁王虹斌表示:地块的绝版优势和苏州市场的稳健性让绿城集团充满信心。
数据显示,绿城拿下的这两幅地块相隔较远,土地面积分别为21万平方米和15万平方米,容积率最低分别为0.4和0.6。在国家自2004年起对别墅用地出让实行禁止令后,一些地方甚至禁止出让容积率1.0以下地块,而这两幅土地的规划条件证明了绿城拿地的信心。但是,根据苏州本地人士的判断,由于两幅地块的楼面价已经超过周边部分楼盘的最高售价,因此,这仍将是绿城不得不面对的风险来源。
激进背后的新绿城
绿城在土地市场上攻势凌厉,但是,很多人无法回避一个事实:与去年相比,绿城正在变得焕然一新。
截至8月份,公开资料显示,绿城中国在售51个楼盘的合约销售额已突破315亿元,同期增长158%,以销售额计算,仅次于万科地产。在2009年销售季结束前,绿城正在朝400亿元的销售额冲刺。
同时,绿城在融资领域也逐渐风生水起。继此前获得农行200亿元的授信后,9月10日,绿城与平安信托结缘,后者在未来3年内将以股权合作和信托方式进行投资,拟在绿城的住宅和城市综合体项目中投入150亿元。
改变或始于罗钊明以副董事长身份加盟绿城。在61亿元苏州拿地前,本报曾问及罗钊明本人,他的加入对绿城最大的改变是在什么方面?绿城中国董事局副主席兼执行总经理罗钊明回答称,他的加入对绿城最大的改变就是在融资领域。
今年以来,面对高负债率增加下的危险局面,绿城展开了一系列债务重组。从发行信托,到提前赎回可换股债券,借助市场的回暖态势,绿城终于化险为夷。但是,要想令绿城在宋卫平定调的高负债经营的道路上走的更远,绿城显然需要更多的财技。
分析人士认为,绿城虽然竞地凶猛,并屡屡出现在天价地的竞买现场,但是合作开发、股权并购这一绿城的扩张宝典并未过时。
迄今为止,绿城制造的地王,大多发生在长三角楼市,而在其他区域,绿城甚少赤膊上阵,直接叫价买地。目前,绿城在东北三省、北京、安徽等地的市场,均交由罗钊明负责。在此之前,罗钊明对本报记者表示,公司正在与一大型机构讨论合作,该合作将一举增加公司现有的优质土地储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