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地产徐国强:
做走自己的路的参谋长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葛云 北京报道
中国房地产报:你怎么看待信息化与CIO在房企的地位?
徐国强:这10年是房地产高速发展、一路飙升的10年,同时也是互联网泡沫从兴起到破灭到整合的10年,企业管理软件一路成长的10年。房地产企业不是不信息化就活不了,但是,要是有长远眼光、想做得久一点、规范化一点的企业,这个武器还是必要的。
如果把企业当成军队,CIO的部分职能相当于参谋长。我们还要注意到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方式与以往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指挥官和士兵都要理解并调整原有的思维方式和作战模式。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快,要能跟得上节奏,这也是CIO区别于其它“CXO”的地方,所以CIO的任务是把握好应用需求和技术进步趋势,使两者良性互动。
中国房地产报:现阶段的房企在你看来对信息化认识程度如何,体现出哪些形式?
徐国强:由于复杂的原因,房地产行业的盈利水平一般要高于工业企业,这导致房企信息化体现为四种。一是豪华型,表现为舍得投入,要做成“最绿”的叶子,大量采用国际著名产品,求全求美;二是点缀型,企业赚钱容易,似乎与所谓的“信息化”没有什么关系,但没有的话好像“老板不会打高尔夫”一样,显得没有品位,表现为传统的“红花需要绿叶配”;三是实用型,管他什么理念,什么“三字经”,以实用为导向,能解决问题就好;四是完美型,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集中共享”的所谓完美套路,好比没有经验的MBA毕业班学员经营企业,看着挺热闹。目前多数企业都处于点缀型阶段。
房地产市场最近的回暖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更加不重视信息化,觉得更不需要了;一种是趁着目前有些钱,转过来重视信息化建设。小公司或项目型公司会投入较少,大企业会加快扩张步伐,投入多一些,但也不是一下子都把牙膏挤出来,也会分阶段挤的。
中国房地产报:CIO并非不能影响企业战略,但其参与决策的前提是,必须对企业增长有贡献并获得高级管理层的信任。那么在你看来,该如何提高信息化在企业的战略意义?这取决于哪些方面?
徐国强:
这个在地产企业里难度很大。房地产数字化程度不高,就算没有信息化也不至于死掉,还没提高到战略意义上,信息化在对企业的意义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驱动业务变革。在公司战略里,它是个保障层面的配角。从长远来看,行业分工进一步精细化、专业化之后,上下游之间互联互通,房企只做资源整合的工作,那信息化程度就高了。现在多数房企还在刀耕火种的年代,专业化太低了。实际在我看来,专业化的地产企业应是上端的投资性公司。
中国房地产报:作为一个信息官,如何判断自己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与规模来选择一个信息化战略,前瞻还是保守一点?
徐国强:根据企业风格来定。务实的做法是不要去做先行者,先行者能获得极大的利益,但是失败的风险也会很大。什么东西好用,并且适合自己,就可以拿来用。一个有眼光的信息官,应该是想清楚了自己要什么东西,不要人云亦云,再去找合适自己的供应方案。
好比登山一样,最美的风景在高处,但上帝只愿意让少部分人登顶,所以企业信息化与登山一样,贵在坚持,贵在耐得住寂寞。外部环境比较好,并且企业处于扩张阶段,是信息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信息化战略基本可以归纳为三种,即业务驱动是滞后型,管理驱动是变革型,技术驱动是领先型。只要实施得好都能成功,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评说去吧。
中国房地产报:你如何看待CIO在房企的位置?会选择何种风格来做这个CIO?
徐国强:如果你只是一个CIO,而不是副总裁兼职CIO,坦率地说,这样的CIO没有什么位置可言。国企、外企、私企需要不同风格的CIO,在国企要多理解领导意图,在外企要把自己职业化,在私企以“实用主义”为主,如果老板有远大理想,或许“狂热型”更合适,还要看自己说服老板的能力。
中国房地产报:在信息化过程中你曾经遇到哪些难题,又是如何化解的?说说你最大的挑战和最满意的事。
徐国强:难题主要有两类,人的问题和业务、技术悖论。人的问题就是说团队合作很重要。而业务和技术悖论常把人搞得无所适从。IT人员经常会遇到误会和评价误区,遇到的指责最多的是你不了解业务。虽然技术是核心,但同时也要理解好业务过程和关键点。最怕出现你顺应了业务,忘记了技术,那就四不像了,丢掉了核心竞争力。要记得掌握信息化专业知识是我们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它表现出来。
从工作角度我最满意的是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的10年我参与其中,最大的挑战是下一个10年我该做些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