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房地产报
中国房地产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112
  • 关注人气:5,7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万科面临地荒

(2009-07-22 15:54:37)
标签:

房产

分类: 公司报道

 

■中国房地产报  特约记者 陆彬杰 上海报道

 

“万科金色里程”项目的企划经理王卿把MSN上的签名改成“认购清盘啦!”其实不仅是“万科金色里程”,上海万科旗下的多个楼盘目前都处于清盘阶段。

事实上,每年都有新盘集中上市的上海万科,今年上半年仅有“万科翡翠”推出,这与前几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克而瑞(中国)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万科在上海的销售额跌落至第三位,从销售数据上看,万科在一线城市的普通住宅销售面积为101.19万平方米;而在二线城市的住宅销售面积则达到144.1万平方米。

易居研究院分析师薛建雄表示,就这一数据而言,现在万科在一线城市的楼盘及土地储备不多,主要精力放在二线城市。

 

新盘匮乏

 

上海万科2005年、2006年开发量超过绿地、大华等上海本土房企,但是,经过这几年的集中开发,“万科金色里程”、“万科白马花园”、“万科中林苑”等主力楼盘都已进入尾盘阶段,后续项目却跟不上,土地储备已显不足。

与上海万科不同,今年上半年绿地至少有5个新盘集中上市,楼盘分布在宝山、杨浦、南汇、奉贤,产品包括公寓、写字楼、商铺、别墅,产品的多样化与万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上海万科没有新盘上市,一方面,由于去年整体市场不好,万科的重点在于回笼资金,万科在三林多个楼盘打折销售,并且都已清盘,闵行的‘万科城花新园’、宝山罗店项目停工,影响到今年楼盘的上市步伐;另一方面,前几年上海万科开发量比较多,目前这些楼盘都处于尾盘阶段,前些年收购的地杰国际城地块,总体量在100万平方米,可供开发有80万平方米,后续地块仍处于平整阶段,这些因素影响了万科楼盘上市步伐。”薛建雄表示。

据统计,虽然万科在上海可供开发的楼盘总建筑面积还有180多万平方米,但是,多数地块是参建项目。

按照万科现在的开发速度,如果上海万科再不进行大规模拿地,3年后,上海万科土地储备将枯竭。

事实上,楼市的回暖使得万科调整了今年的开工量,万科董秘谭华杰表示,原先订下今年的新开工目标为403万平方米,而按目前的发展形势,公司将会调高今年新开工的面积,至少达到去年开工水平。年报显示,去年万科实际新开工面积为523万平方米。

 

拿地迫在眉睫

 

由于与其他开发商对楼市前景的判断不同,万科在拿地上相当谨慎。

随着楼市的回暖,一线城市地价水涨船高,二三线城市开始成为万科的发展重心。

万科执行副总裁肖莉之前曾公开表示,万科错过了最好的拿地时节。打算在上半年解决拿地任务的万科,尽管自5月以来砸下42.83亿元在6个城市拿了8幅土地,但是没有一幅是一线城市的开发用地。

“虽然二线城市地价比较便宜,但是配套不完善,开发成本比较高,开发的利润相对较小,且去年二线城市的房价跌幅远高于一线城市,可见二线城市风险较大。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每年的房价、地价至少上涨10%以上,在建筑成本固定的情况下,一线城市开发的项目利润超过二线城市,许多上海的代理公司都从外地回到上海接项目,由此可见,一线城市项目利润比较高。”薛建雄表示。

目前,万科在北京、深圳和上海的总共土地储备只有549万平方米。

 

 

公司观察

万科转舵

■宋振庆/

 

        万科终于有些着急了。

       77日,经过创本地纪录的652轮竞价,万科击败保利和金地,以7.275亿元竞得武汉东湖开发区郑桥村一宗土地。至此,万科自5月重启拿地行动后已经将15块土地收入囊中,其中绝大部分土地处于二线城市。

      “巨轮终于开始转向。”中信证券分析师陈聪表示,“虽然万科没有在土地市场低迷时反周期抄底,但这次及时地转舵前行,还是符合其应对大于预测的战略方针。”

      “前期踏空的万科现在其实急于找个台阶下。”一位券商地产分析师说,连续两个月的“批量收割”,固然是万科拿地能力的体现,但也反映出万科急切补课的心态。

       此前的地王效应已经给万科很大的警醒,王石已经多次表示以后万科决不拿地王,但是从去年3季度开始连续7个月的沉默,还是让市场觉得有些矫枉过正。

      反观保利地产、远洋地产等公司,纷纷在去年年底“反周期卷地”,以低成本增加了可观规模的土地储备。

      万科一边宣称“没有志在必得的地块”,一边在打着另一个算盘。然而市场诡谲,算珠也有拨空的时候。

      “万科2~4月份一直没有拿地,除了谨慎规避成本风险以外,可能也在等待二手地释放出来。”地产专家陈真诚表示,“但是一方面很多闲置土地并没有被收回,而随着大规模信贷投放和销售的回暖,中小开发商也不急于吐地,万科等于扑了个空。”

       分析人士指出,在此前去库存过程中,万科的存货很快消化,加上新开工面积的调低和2010年中期周期性供给不足的预期,万科亟待补充新的库存以维持财务指标平衡。

       根据陈聪的预计,万科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将达到近60亿元,达到历史最高点;同时在一季度末,万科账面上还躺着269亿元现金,“钱多地少”的局面肯定不是追求持续经营的万科所愿意看到的。

莫尼塔地产研究员王沛认为,尽管心态急切,万科还是需要有一个明确数据支持才肯行动。4月份的各项数据出炉后,基本确认了地产市场反转局面的建立,也终于给了蛰伏很久的万科一个“猛虎下山”的理由。

在二线城市的摧城拔寨,是万科此番拿地的主要战略。

      陈真诚认为,万科避开锋芒,提前布局二线城市以实现错位竞争,是一个理性判断市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标准企业行为。

      但布局二线城市也面临一定挑战,除了品牌认可度,对成本控制的要求也更高。“二线城市考验了万科控制建安成本的能力,因为这里建安成本占房价的比重更大。”陈聪指出。

      除二线城市,万科的另一个战略重点是北京。

      毛大庆的加盟,被业内普遍解读为万科将在北京市场大举出手的信号灯。毕竟,万科已经许久没有在北京土地市场上“开和”了。

      事实上,这次北京的“圈地运动”万科几乎鲜有缺席,其戏剧性的变化也将万科逐渐着急的心态显露无遗。从最开始的“陪太子读书”般的看客,到开始试探性的举牌,直到近日在大兴区黄村19号与金地集团杀得难解难分,一直坚持到27.5亿元才放弃,万科即使不是志在必得,至少也是心痒难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