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中房重组搁浅 中盈集团或接手壳资源?
(2009-07-16 15:22:48)
标签:
房产 |
分类: 公司报道 |
■中国房地产报
烫手山芋还是香饽饽?对于*ST中房来说,无论扣上哪顶帽子似乎都欠点火候。
7月7日,*ST中房发布中止重组公告:重大资产重组的方案尚不成熟,公司董事会决定中止筹划该事项,并承诺在3个月内不再筹划此事。连年亏损的*ST中房的重组流产意味着:要么退市,要么由第一大股东中房集团出手拯救,要么易主。
“总之,这个壳不会浪费。”一位接近天津中盈集团的人士透露。中盈集团是*ST中房二股东天津中维的母公司,近年来一直在寻求上市。该人士说:*ST中房生在壳资源紧俏的年代,就算重组不成功,利用好了也是个价值连城的壳。
不争气的*ST中房
早在今年4月20日,ST中房就先知先觉发布公告:因2007年、2008年年报净利润为负值,而且最近两年连续亏损,公司股票自4月21日起将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ST中房的前面因此多了个“*”。
ST中房2008年年报也显示:至2008 年12 月31 日,累计经营亏损40042 万元。记者从*ST中房2009年第一季度报告中发现,2009年1~3月份的净利润也为亏损状态,而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如果*ST中房在2009年度的审计结果表明公司继续亏损,则*ST中房将在公告之日起暂停上市交易;如果在被暂停交易的一年内仍不能扭亏,公司股票将面临退市的风险。
“退市的可能性比较小。”一位接近中房集团的人士这样猜测。他认为,虽然*ST中房的业绩并不争气,但母公司中房集团也从未表露出明显的放弃态度。
“因为*ST中房的业绩太不争气,中房集团一直是厚此薄彼的对待旗下两家上市公司。”上述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所说的是同为中房集团子公司的*ST中房和ST重实,它们都曾经是中房集团上市平台的备选,但根据上市相关规定,同一集团下存在同业竞争者几乎不可能获得上市机会。
针对这一问题,中房集团提出的解决方案是,由其控股公司中住地产入主ST重实后,将以区域划分业务范围。其中,重组后的ST重实将以重庆、四川、贵州、广西、陕西、湖南、湖北为主要业务区域,尤其是以重庆为核心的西南地区。
上述接近中房集团的人士表示:从这次筹划重组来看不是要卖壳,应该是准备把旗下的市政配套项目注入。“以中房集团的市政配套项目置换ST中房现有的不赚钱资产,达到让ST中房盈利的目的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也不排除以资产定价、部门干预等问题放弃重组。”该人士表示。
不过,中房集团想撒手*ST中房并非易事。因为在ST中房2006年12月股改之时,中房集团曾承诺获得流通权后5年内不减持ST中房股份。在监管部门的要求下,中房集团必须坚守当初的承诺,两年半以后才可以退出ST中房大股东地位。
壳落谁家
在*ST中房的股权结构中,大股东中房集团持股24.93%,而二股东天津中维持股18.42%,股权比例相差并不大。天津中维也因此被业内看作*ST中房可行性最大的接盘者。
据中维母公司——中盈集团内部人士透露,中盈集团一直有上市的计划。一旦借壳成功,中盈集团可能会将其地产业务全面置入*ST中房,最终实现整体上市。
“中房集团撒手和中盈集团接手是皆大欢喜的事。”上述接近中盈集团的人士表示。
事实上,天津中维与中房集团的密切关系有很多佐证:2007年,当时的ST中房先是把公司的华北总部从北京迁到天津,接着又委任中维方面的杨松柏担任公司总经理;天津中维方面也投桃报李,在将自己旗下的徐州天嘉房地产拉进ST中房后,又给与母公司中盈集团关系密切的新疆中盈置业有限公司牵线搭桥。
“*ST中房的历史遗留问题很多。”上述接近中房集团的人士透露,*ST中房的经营模式还是以挂靠为主。记者在中房置业的网站上发现,4家控股公司的已建项目只有5个,并且没有一个在建项目。而挂靠模式始终没有给中房集团的房地产业务带来应有的收益。
据了解,中房集团早在2007年就开始调整经营方式,维持既往形成的挂靠不变,在新增地产项目中逐渐以中房为主体,以期待改善当时的ST中房的财务状况。但从连年亏损的财务报表中不难看出这样的调整无异于饮鸩止渴。
当记者追问上述接近中盈集团的人士如何收拾ST中房的历史遗留问题时,他只表示,中盈集团凭着与中房集团的友好关系,一定可以解决。“况且,现在很多企业都准备去国外借壳,壳资源已经不多了。”他这样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