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购房入户”应因地制宜

(2009-02-17 16:19:58)
标签:

房产

分类: 潮流行为

■回建强

 

日前有学者建议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实施“购房入户”政策,以促进房地产成交量的上升,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并带动经济的增长。有的人则持反对意见,认为购房入户是赤裸裸的托市行为,害处多多。实际上,对“购房入户”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都是片面的。要从多角度来审视“购房入户”政策,综合权衡之后才能提出政策建议。“购房入户”政策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关系。

其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购房入户政策的辐射范围和影响是区域性的,涉及的是地方的人口规模、人口结构、房地产发展和经济增长。因此,“购房入户”也是一个地方性政策,只要在大的方面不和中央有冲突,地方上就可以着手实施。从这点上看,“购房入户”政策的自主权应该在地方。

其二,人口引进与城市容量的关系。“购房入户”无疑可以带动住房的成交,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人口和财税收入。然而城市人口不可能无限地增长,因为城市公共资源是有限的,过多的引入人口将影响原有城市人口的福利水平,并造成城市聚集负效应。从人口引进和城市容量的关系看,二三级城市更应该实施“购房入户”政策,借以推动城市化进展、增加财政收入、发展地方经济,同时也缓解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的矛盾。对于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购房入户”已不合时宜,人才引进的问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来解决,并非“购房入户”这一单独渠道。

其三,宏观经济与房地产发展的关系。目前政府调控房地产行业的思路已经出现了转变,房地产的发展主要是以稳定为主,强调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不追求高房价。“购房入户”政策对于不同类型城市的住房市场影响不同,大城市实行“购房入户”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房价上涨;经济发展上升阶段相对经济危机阶段“购房入户”更容易吸引人,也更容易抬升房价。在政府强调住房保障的思路下,如果一些城市的房价已经很高,购房矛盾已经很大的情况下,政府用“购房入户”政策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

总体而言,“购房入户”政策是利大于弊,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应时应景地把“购房入户”纳入政府决策范畴,并且做好相关的配套措施,尽最大可能发挥政策的正面效应,消除负面作用,进而改善人口结构、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扩大内需、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增长。

(作者系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