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拟建存量房交易官方市场

(2009-02-01 13:40:13)
标签:

房产

分类: 政策时局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魏洪磊 北京报道

 

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这个问题如今蔓延到北京的二手房市场。

18日北京市发改委召开的“北京金融业发展”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副主任、市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霍学文透露,为刺激北京市二手房市场消费,今年北京市将构建存量房交易市场。

“政府出面为交易者提供信息平台和资金托管平台,将有助于形成市场公允的价格。”霍学文说。

这一则政府与市场中介“抢饭碗”的消息立刻引发了巨大争议。虽然目前具体操作细则尚未出台,但几家北京知名中介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致认为,此政策若付诸实施,必将干扰北京二手房市场的正常运转。

 

发改委唱独角戏?

 

虽然此前已有媒体称这个官方版的存量房交易市场“在市建委已形成初步方案”,但本报记者致电北京市建委求证,相关负责人均三缄其口。北京市建委房屋市场管理处副处长秦剑表示:“这个事情是发改委报出来的,建委并不知情。”

而无论是北京中介协会还是中介公司,对此更是一头雾水。

北京市房地产中介协会会长陈同顺对此表示出疑惑:“这个方案内容对中介的影响有多大,究竟是官办还是民办,何时对外公布,这些都不清楚。”

我爱我家副总经理胡景晖则与多数中介人士一样,是通过媒体报道才了解到这个消息。“我们还没有收到任何官方消息。但我个人认为建委和行业协会不会支持这样一个方案。”

霍学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建立存量房交易所,将会集中所有的二手房交易信息进行统一发布,便于买卖双方查阅,同时提供一个交易平台解决双方的信任问题。通过该平台,“能够形成二手房市场较为公允的价格”。而这也被解读为政府涉足存量房交易市场的官方理由。

“目前二手房交易主要由中介公司在代理交易,交易过程中存在交易信息不对称、中介或代理人的诚信等问题。买家要比较很多中介的价格,非常麻烦,而且还不能获得全部信息。”霍学文说。

但在胡景晖看来,政策提出的理由,如公共信息不透明、房源信息不全面等均“站不住脚”。“我们有网上签约、资金监管,建委已经在管理环节上做得足够了,何况买卖双方是要见面的,何来不透明之说?”胡景晖说。

在房源信息是否完整这一问题上,胡景晖同样质疑。他的理由是,目前几个大的中介公司,如我爱我家和链家,每家都差不多掌握了北京市70%的二手房房源。“这加起来几乎是100%了,有多少买房人买房时还要了解全北京的房源信息?”

 

操作方式存疑

 

而在具体操作细则方面,市场亦争议不断。究竟是政府一家独办与市场竞争,还是与中介公司合作,目前尚不明确。尽管陈同顺表示在政策细则未出来前“不好推测,不便评论”,但中介公司却已经满腹牢骚。

胡景晖表示,2008年二手房交易量的下降与中介并无多大关联,“而是与政策有关”。但他推测此次“很有可能是政府另外建立一个市场”。

此前天津和南京都有类似的政策。在1992年颁布并沿用至今的《天津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方案》中,其第四条明确规定,“住旧房的标准价,按重置价成新折扣加上环境等因素按质计价”,“房屋的实际售价由区、县房地产交易所评定并办理成交手续”。

旧房交易必须到政府指定的交易所去,胡景晖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官方垄断”。“结果是什么?天津和南京的二手房市场的发展相较于全国大多数城市严重滞后。”

与之相对应的是,深圳、上海等几个城市二手房市场比较活跃,胡景晖认为恰恰是因为其发挥了市场因素。

千万家地产某内部人士也表示,目前最需要的是进一步放宽货币、财税政策,而不是将管理和运营一把抓。“政府运营不仅会加大行政成本,还有可能干扰到市场的正常发展,大大没必要另搞一套。”

“目前中介都是吃不饱的状态,我们并不需要一个官方市场。”胡景晖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