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十大规划事件开篇——“划”时代的一年

标签:
房产 |
分类: 特别策划 |
■中国房地产报
2009年终于来了。
新年的快乐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嘘声中被打了折扣,2008年依然如影随形。曾经,人们以为汶川大地震是一个中国2008年悲喜分水岭,不成想,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才是更大、更高的分水岭,把这一年切割得棱角分明。
2008年是一个被寄予了各种大憧憬的年份,也是中国各级城市总规、新版5~20年规划蓝图纷纷出炉的年份。所以,我们注意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被实质性定性之前,中国的规划领域可谓风生水起,区域、城市都撸胳膊挽袖子拿出大干一场的架势。规划领域的被重视、被“群聊”的程度在2008年亦达到空前。只是,在金融危机成为最大、最现实语境之后,这些都悄悄退居其次了。
然而,梳理2008年的诸多领域,关乎“规划”二字的事件仍占据了很大比重,它们不仅反映了现阶段中国城市进程的现状,还将对未来数年的国家发展产生影响。如果以影响力来评判,规划事件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而且这种影响力早已突破了官方、学术、专业层面,向下延伸到了民间。从另一意义上来说,没有民间参与的声音,规划事件的影响力绝对称不上真正的影响力。这一点,在2008年得到了很大突破,并且,有趋势表明,这种突破还将得到继承与加强。
“规划”二字本身就涵盖了趋势之义,对于本次入选的“2008中国十大规划事件”,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评判标准,那就是吸引眼球的事件背后,必然可以较深刻地反映出某种规划趋势、思维方向或新锐理念,能够引起上至决策层、下至平民百姓共鸣的欲望。在这一标准项下,入选的事件又各自代表了2008年一年里中国规划领域的热点、潮点及争议点,有的涉及到个人,有的涉及到机构、政府,有的也上升到国家层面。
站在另一个角度看,一个年份能够评选出颇具公共性的规划大事件达十件之多,何况还是在把大的城市总规等常规规划事宜排除在外之后,这本身就可以说明,2008年是一个可以被载入史册的节点。从它始,很多雄伟规划开始实施,很多新的对立统一开始形成,很多过去被奉为圭皋的事物被反思和推翻。当然,也有很多新的错误种子可能被埋下。
而我们也相信,之所以在这个节点上,各种规划灵感、思路喷薄而出,民间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民众对于规划对自己的影响认识越发清晰,全是因为,今天的中国城市化已经具备步入更高级阶段的可能。粗放的、短视的、不负责任的规划将逐步被抛弃,精准的、可持续的、负责任的甚至具备抗争精神的规划将渐获新生。
这应该不仅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