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资频繁入股沪房企

(2008-10-13 13:50:22)
标签:

房产

分类: 金融实务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刘笑一 上海报道

 

“外资对于选择知名的大开发商进行合作依然比较积极。”9月末,金地集团执行副总裁、上海公司总经理赵汉忠在“京沪房地产高峰论坛”上向记者透露。为了给金地南京板桥项目寻求基金进行股权合作,第二天他就要飞往美国。

赵汉忠告诉记者,瑞士信贷银行已经决定投资金地在杭州的住宅项目,参股比例拟为20%,其他更多详情则要等正式签约时再予透露。

事实上,今年年初金地即与瑞银合作成立了一项房地产投资基金,目前正在欧美进行第二轮路演。年底前募集的目标锁定3亿美元。

监管层对外资进入楼市在过去几年里虽然一直采取限制措施,但这并没有阻碍外资进入中国楼市的冲动。在目前国内楼市趋冷、房企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对于买家而言就有更多价格谈判的筹码。

另一方面,受全球信贷市场危机的影响,北美以及欧洲的资本重新审视其本土市场的同时,仍没打算放弃在中国的投资。毕竟他们看好中国市场的长期潜力。

继上海崇明东滩项目后,上海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与爱尔兰最大的房地产公司财富控股集团的合作也“梅开二度”,财富控股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理查·戴维称,“将共同投资60亿元人民币发展上实在青岛的唐岛湾海洋村项目,双方分别持有该项目50%的股权。”

“目前一些地方的房地产市场确已到了可以抄底的时候。”赵汉忠认为,但是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限于可用资金数额不多而只能选择观望。对于怀揣现金的外资来说,选择现在出手亦是一个好机会。

三季度以来的一些事实似乎正在表明,投行大鳄们确信上海住宅市场已经进入高位,而现在到了套现的时间节点。几家投行几乎同时选择此时转手住宅物业项目。另一方面,由于办公楼租金增长趋缓,外资对于办公楼物业的投资也变得更加谨慎,而是把目光转向目前仍运作良好的商铺市场或本地资金最为紧张的开发领域。

瑞银证券有关研究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下对于国际投行而言,“出售物业回笼资金、把握现金等待未来投资时机”其实是当务之急。

今年以来,本地开发商遭遇的资金压力给许多海外投资者入股内地项目公司的机会。

“采取股权合作的方式,未来投资人的收益将不仅仅来自开发项目本身,也来自内地开发商自身的发展和价值增长。”仲量联行投资部中国区董事贾梁认为,用股权合作的方式参股内地开发商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外资投资者所考虑,“对于外资而言,不仅可以符合目前国家对外资房地产投资的政策要求,而且一个好的内地合作伙伴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很多诸如开发过程中的协调问题。”

不过,瑞银证券的研究人士也同时指出,外资投行对内地开发商股权方面的投资退出难度将更大,受到合同的限制,若投行方面单独要求解除合同撤出股权,必然需要承受违约的成本。

对于外资参股,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对国内企业来说,短期内确实可以解决资金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外资一旦控有50%以上的股权,将会导致国有资产外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