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房地产报
中国房地产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125
  • 关注人气:5,7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拯救楼市系列之:国字号房企理应搀扶行业担纲突围

(2008-09-01 16:39:03)
标签:

房产

分类: 封面故事

自万科集团总裁郁亮通过内部邮件向全体员工提出“要对自己在牛市中的行为进行反思”后,许多民营房企的高管都以同样的方式,希望员工能够正视行业所面临的困难。

如何越冬,显然是房地产业面临的最大课题。一方面,企业希望通过自我调整改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它们也期待政策尽快显现缓解效应。然而在这个漫长的萧条期,继续寄予民营房企更高的道德期许,不加重国有地产的贡献率和旗帜作用,不及时围绕支柱产业的定位重新寻找新的地产代言人,或许无法帮助整个行业摆脱困境。

我们都知道,在行业处于低潮或遇到重大危机时,往往是一些国字号企业挺身而出,起到顶梁柱作用。就像中石油、中石化之于石油行业的重要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之于通信行业的重要性。它们突出的地位无不影响着政策的制定。况且人们也不能过份依赖万科、富力、碧桂园等民营房企从惯性上形成的领衔作用。因为不管是市值、现金流还是其业绩考核,以及它们刚刚被国资委列入最新A级央企名单的荣耀,都让中建、中粮、华润等巨无霸没理由不扛起行业的旗帜。只是这些国字号房企历来都选择了聪明的低调和沉默。

让我们看看双方的实力对比:国字号房企无论在行业上游的规划设计、建筑承包,还是在下游的装饰装修、物业管理,都有着民营地产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人才方面,它们握有民营地产得不到的院士、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科技方面,它们拥有国家级工法、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核心技术,并将大部分鲁班奖、詹天佑奖收入囊中;银行授信方面,它们更占据了包括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担保承诺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其中,仅中建就获中国农业银行为其提供的总金额为500亿元的意向性信用额度。这些国家赋予的特殊政策显然让民营地产企业望其项背。

然而,这些手中握有好政策的国有地产大企业,却将大部分热情倾注于承建大工程上。对它们来说,建造彪炳史册的地标性建筑是其首要任务。一些房屋建筑承包商一边是国际工程承包商,另一边又充当住宅工程建造商的角色,其跨界的锋芒,竟让其境外业务占了20%30%

资料显示,目前有近130家央企涉足房地产业,从它们近年的开疆拓土看,都没少捞第一桶金,且这些公司间都有很深的资本关联性。倘若按国资委的要求选择在越冬期退出,不仅会让中小房企加速倒闭,其高额的收购资金对敲,以及土地储备转让,都会对行业产生新的震荡。

我们更不愿看到的是,当房地产行业拥有暴利时,国有地产企业调集所有资源快进快出;当行业期待国有地产救市时,国有地产企业又以包袱过重为托辞。

诚然,新央视大楼、国家大剧院应该有人盖,而那些价格低、市场大、民生性强的住宅产业更应有人去造。在房地产业面临的大萧条面前,国有地产理应胸怀更大、感召力更强,发挥其在管理、人才、制度创新方面的优势,从单一关注重大公共工程中走向参与更多的民生住宅工程,真正担当起率领全行业突围的责任,搀扶行业一起度过冬天。     

                                                               (中国房地产报  社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