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里不知身为客——一位“北漂”的心路历程

(2008-08-19 11:02:11)
标签:

房产

分类: 城市人文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沈斌∕文

 

怀揣“明星梦”蜷在北影厂门口,一见有面包车驶来就一拥而上,这些龙套、群众演员惯常的生活场景,曾经是人们对于“北漂”一词及其生活状态的全部印象。而今“北漂”这一概念的范围已从演艺圈扩展至各个行业来北京创业、奋斗的族群,其“闪居”生活记录了他们的欢笑与泪水,也与这座城市的脉动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联。

梦里不知身为客——一位“北漂”的心路历程章建新,一位标准的“北漂”,已在北京生活了8年,并于2006年为所有“北漂”创建了北漂族网站。8年“北漂”生活,也让他经历了北京这座城市的一系列发展与变迁。近日,章建新在本报记者面前坦露了其8年来的心路历程。

“有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都选择到北京来工作、发展,因为这座城市非常吸引年轻人”

 

中国房地产报你怎么看待“北漂”这个概念?

章建新:之前“北漂”的范围好像挺窄的,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影视圈混的人而言,现在“北漂”这个词用得非常广泛了,来北京打拼的外地人都可以叫“北漂”。有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都选择到北京来工作、发展,因为这座城市非常吸引年轻人。我觉得“北漂”的共同特点是年轻、有激情、有冲劲,对未来充满憧憬,虽然他们心里也明白可能接下来的道路会非常的艰苦。

 

中国房地产报:你当年是出于什么考虑选择成为“北漂”?

章建新:我2000年从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就在当地找了份工作。但就软件来说,还是北京有发展前途,当时“中关村”几个字对我来说可谓“如雷贯耳”。没多久,我在北京的一个师兄,怂恿我来北京,说是工作也帮我联系好了。我一听立刻把武汉的工作辞了,当天就买了火车票来到北京。当时我特别期待可以看到中关村是什么样子,出了火车站我就坐上320公交,因为它是横穿中关村的。当车已经到了上地的时候,我还在问乘务员中关村到了没,他说都已经过了,当时我就挺沮丧的。

 

中国房地产报来北京后,首先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章建新:失业。那个时候,中国的IT泡沫已开始形成。朋友的承诺打了水漂,我一来北京就失业了,整整两个月没有事情做,只好白天在北京城乱转,希望可以去熟悉这个城市。晚上借宿在朋友家,这暂时解决了我的生存困难。我很渴望上网,刚来又不知道哪里有网吧,就在中关村一带找,结果终于在首体那儿找到一家网络咖啡屋。当时也没问价格,就进去了,结账的时候吓我一跳,我上了两个小时,就要了我30块钱,非常恐怖,我一下子觉得北京消费太高了。不过虽然花了我不少钱,但是效果很明显,当时我在网上投了简历,很快就有公司来找我,面试后就上班了,非常顺利。而之前我参加的现场招聘会,通常都没有回音。冥冥之中还是互联网能够改变我。

话外音作为全国当仁不让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对于饱含激情、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来说有着恒久的吸引力。随着“北漂”大军年复一年地“扩编”,“北漂”这一群体也已经成为这个城市无法分割的组成部分。

梦里不知身为客——一位“北漂”的心路历程

“我的租房经历可以说是冲突不断,有合租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与房东的金钱纠纷、房租和时间成本的博弈等”

 

中国房地产报你在租房过程中遇到过哪些烦恼?

章建新:我的租房经历可以说是冲突不断,有合租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与房东的金钱纠纷、房租和时间成本的博弈等,总之是非常麻烦。

我被中介骗过,也有过半年搬三个地方的经历,最初为了省房租选择住在偏远的地方,一天上下班就要花掉我5个小时。还有一年,租房时和房东约定暖气费由他承担,到了冬季,却又要我来付,当时想过去打官司,但是我还得上班,时间上实在耗不起,最后没办法,只好又多出了2000多元。

中国房地产报:你是什么时候买的房子?

章建新2005年的时候,觉得自己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成熟了,收入比较稳定,也成了家,于是有了买房的想法,想在北京稳定下来了。我先是去西四环那边看房,都要六七千元/平方米,小户型也很少,2006年春节前好不容易看上了一个户型,回家和父母商量,节后再过来的时候就卖光了。后来就去看三环边上的二手房,觉得又贵,户型又不合理,周边的绿化也不满意。于是我们又去军博的房展会,开始看到的都是一些大公司的高档楼盘,根本买不起,我就和我老婆继续往里走,发现也有一些低价位的,包括外地的,像廊坊、燕郊的都有。这时看到一条标语:距离城铁50米,起价3900元,我当时就心动了。这房子在通州区,我和我老婆就去通州看,第二次开盘的时候才订上房子,已经涨到4300元了,过了一个月,它以每月一千的速度往上涨,特可怕。当时花40多万元买的房子,现在值90万元,不过我觉得这对我没什么影响,我就这一套房,不能卖,不过听到房子升值了,心里还是挺踏实的。

 

中国房地产报选择做“北漂”,对你的感情生活有影响吗

章建新2002年的时候,我女朋友还在武汉,我觉得两地分隔的恋情很不牢固,也太辛苦,我就想让她也来北京发展。做通了她的工作,又得费很大力气去做她父母的工作,直到我提前在北京安排好她的工作与住宿问题,她的父母才终于松了口。三年后,我们结婚了。

话外音:对于所有“北漂”来说,“租房危机”几乎是他们生活中尤其是漂泊生涯中无法逃避的经历。随着北京城区的不断扩容,购房对于相当一部分“北漂”来说,已经不再是难以触及的梦境。通过实现购房梦,他们觉得自己在北京扎下了根。

 

“我相信北京的未来和我的未来一定都会更好”

 

中国房地产报你来北京的第二年,北京申奥成功了,你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

章建新:那天晚上我一直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结果,内心非常激动。当时我租住在西四环一个比较老的四合院里,消息一公布,我就听到外面立刻放起鞭炮,很多人都在欢呼,到街上一看,哇,人群都快沸腾了!不过我觉得那时我的心态和当地人还是有区别的,那时我刚来北京一年,对这个城市还没有那么强烈的归属感,自己的生活也还不稳定,所以当时很多北京人都是彻夜庆祝,而我激动过后,想到第二天还要去上班,还是早早睡了。

梦里不知身为客——一位“北漂”的心路历程中国房地产报你当时为什么想到要做这个网站,现在是怎样一个状况?

章建新:因为我本身就是“北漂”,所以在2006年我做了这个北漂族网站。现在已经有一万多的注册用户。一些注册会员会通过这个论坛组织活动,一些“北漂”通过这个论坛找到了女友,有的还结婚了。我觉得这个网站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因为大家心态经历都比较相似,也就比较容易沟通。

 

中国房地产报:汶川地震后,你网站里的注册用户有参加志愿者的吗?

章建新:这个当然有啊,之前有抗震救灾志愿者,现在还有不少的奥运志愿者。据我了解,现在“北漂族”越来越对北京这座城市产生认同感,产生感情,而不是像刚到北京时那样只是把它当做一个单纯创业、工作的地方,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北京的一份子了。

 

中国房地产报你现在在北京有了自己的房子,也结了婚,将来孩子也会在北京出生。你觉得自己还算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北漂”么?现在还有那种“北漂”的心态吗?

章建新: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北漂”,有房子不代表我与没有房子的“北漂”就有区别了。我想我们的心态还是一样的,只是生活中有了一些变化。

我的一些同事还在重复着我以前的生活方式,比如谈论找谁合租房的话题,听到这些的时候,我的确觉得有点陌生了。不过和本地人比起来,我们心中似乎多了一个警钟:压着自己尽快往前走,因为不知道未来是怎样的。到目前为止,我和我老婆还是过着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并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

 

中国房地产报你将来会离开北京么?

章建新:我肯定不会离开北京了,在这里有我的事业,也有了房子。从深层次的原因说,这个城市在不断地发展,我也逐渐认同这座城市,现在的基础设施、交通等方面都是越来越方便,不然奥组委也不会选择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我相信北京的未来和我的未来一定都会更好。

话外音:申办、筹办与举办奥运,使北京乃至整个中国国民空前的团结。在奥运志愿者与服务者的浩大队伍中,“北漂”一族同样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北京于他们而言,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藉此实现自己奋斗梦想的寄居地,而是与自己同呼吸共命运的“大家”。也许有一天,“北漂”这一名词也将不复存在,所有人都会认同,自己就是这座城市完整的一员。

 

                                                               责编:龙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