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再查全国土地市场
(2008-07-30 12:54:34)
标签:
房产 |
分类: 政策时局 |
■中国房地产报
即便是土地市场冷清到近来的冰谷之际,紧抓土地闸门与加强土地调控的总体政策思路却毫无变化。
近日,监察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计署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继续组织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的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自2007年下半年起针对土地市场管理混乱而展开的“百日行动”、“审计风暴”、“五部委清查”三大行动仍旧让人记忆犹新,本次清查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全国清查土地市场的一个延续。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不断感受到此前土地市场清理力度给地方国土官员带来的巨大压力。多家地方国土部门均一口回绝记者的采访要求。“现在真的不是方便说话的时候,局领导严令不要对媒体发表任何看法。”一位与记者熟识的地方国土局官员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一组数据或能解释地方国土部门普遍的谨慎态度。今年年初,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副局长张璞在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在2007年9月15日至2008年1月15日的清查当中,“移送纪检监察机关3857人,已追究党纪政纪责任2864人;移送司法机关2797人,已追究刑事责任535人”。
早在2007年8月8日,上述五部门就曾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据国土系统内部人士表示,此次五部门下发的通知,应与《通知》归于同一系统当中。
但与《通知》清查时间划定为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相比,此次通知的清查则要求“各地对2008年供应的建设用地情况进行清理”,清查的重点则为:对出让规划条件的管理、协议出让土地公示制度、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出让操作规范、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以及土地出让收入全额缴库、土地出让收支纳入地方政府基金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
上述国土系统人士透露,这些都是在2007年的清理工作中所发现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所以此次通知规定的清理重点更具针对性。
例如,今年4月公开的重庆市规划局局长蒋勇一案,其问题就出在“对出让规划条件的管理”。此外,“协议出让土地公示制度、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出让操作规范”两项也在此次通知中被特别提及。而记者在2008年年初的一次采访中,也曾在郑州发现某些土地在“招拍挂”之前就已经开工建设。上述人士向记者透露,不落实“招拍挂”制度,私下协议转让的情况在2007年的清查中非常普遍。
与2007年清查主要针对经营性土地市场不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第一次被列为清查重点。自2007年7月1日规定全国新增工业用地应采用招拍挂方式出让或租赁之后,工业用地便迅速在招拍挂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据统计,2008年一季度,天津市成功出让的土地中,工业用地占比高达84.1%。
“未来工业用地市场可能会衍生更大的腐败空间,处理不当则会成为足以影响到国计民生、造成经济失衡的重要经济要素。”房地产高级经济师章林晓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