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房地产报
中国房地产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125
  • 关注人气:5,7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弃“一刀切”调控 对症下药

(2008-07-24 16:58:12)
标签:

房产

分类: 潮流行为

■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  杨红旭/文

 放弃“一刀切”调控 <wbr>对症下药

这段时间,关于是否应该“救市”的争论在地产圈吵得沸沸扬扬。事实上,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调研,以期更多地了解行业和市场的真实状况,并酝酿相关的应对措施。

笔者认为,近几年宏观调控一直存在“一刀切”现象。2005年的“国八条”出台后就曾有“上海感冒,全国吃药”的说法,反映出其他地区对于上海的“不满情绪”。其实仔细想想会发现,包括“70/90”、信贷、税收等绝大部分调控政策,都没有区分不同区域的情况。而事实上,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东中西部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的楼市形态差别很大,一个药方不可能包治百病。

众所周知,去年“9·27”房贷新政之后,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开始调整,继而全国多数城市房屋成交量开始下跌,虽然目前全国房价仍然未降,但市场继续走冷,仍存在普跌的可能性。在这种形势下,房地产宏观调控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是继续紧缩,还是回头放松?

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要搞清全国市场和各个区域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是否健康。如果泡沫很大,那么“硬着陆”比“软着陆”更有利,当年日本政府千方百计地阻挡房价泡沫破裂,结果使楼市十几年阴跌。如果说基本没泡沫,那么调控就应放松,如果是有些区域有泡沫,有些区域没有,那就得因地制宜。

而衡量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的最佳工具就是房价收入比。经过笔者的分析研究发现,2007年之前全国城镇房价收入比基本上在6倍上下波动,2007年达到7.38,与国际水平比较接近,基本可以界定为总体尚无泡沫。分区域观察,其总体特征是经济越发达、城市地位越重要,房价收入比就越高,东、中、西部呈现明显的梯度序列。2007年,一线城市已经明显出现泡沫,北京、深圳、广州已超过13;东部二线城市多在8~9倍之间,中部大城市7~8倍之间,西部城市则在5~7倍之间。

当然,上述研究皆以统计局系统的数据为计算基础,而统计局系统的数据并非很准确,地方政府倾向于控制房价涨幅,而居民收入统计中往往难以覆盖大量灰色收入。但不管怎么说,目前也只有统计局这么一个全国性的数据系统,借此还是可以廓清楼市总体形态的,而且由于是同一套体系,各区域之间的可比性很强。

鉴于此,房地产调控应该避免“一刀切”,针对目前我国各区域之间房价收入比差别较大、房价泡沫程度不同的情况,应该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措施。针对房价泡沫相对明显的一线城市,尤其是京穗深三市,应该继续实行紧缩型的调控政策,尽可能让房价有一个适度的回落,比如20%以内。而对于房价收入比很正常的中西部地区,应该适度放松房地产调控,鼓励自住需求,引导开发投资,促使市场稳定向上发展。“成都地产十条”借着灾后重建的名义而“师出有名”,其实整体西部地区的宏观调控都应更富弹性。

(作者系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