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7.46亿元定向增发  首开股份施救整体上市症

(2008-07-23 13:50:19)
标签:

房产

分类: 公司报道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王晓伟 北京报道

 

现在看来,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首开股份 600376)此前的整体上市并不那么美妙。

714日,首开股份发布公告,拟以不低于11.56/股的价格定向增发不超过3.5亿股,用于投资位于北京、苏州的5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总计47.46亿元。

“从公司层面看,前一次大股东资产注入仅仅是一场内部重组,而此次再融资则是公司市场化的一次转47.46亿元定向增发 <wbr> <wbr>首开股份施救整体上市症型。”首开股份董事会秘书王怡告诉本报记者。但在略显客套的表述背后,是首开股份因巨额资产注入造成的资金短缺之困。

 

巨额再融资传闻不实

 

这已经是首开股份的第二次定向增发。

2007612日,首开股份抛出了第一次定向增发方案,以58亿元收购母公司首开集团其持有的12家公司股权。半年之后,定向增发方案获得证监会批复,首开集团终于实现了整体上市。

不过,在资产注入之后,通过再融资筹集“弹药”发展项目早已成为房地产公司的必经之路。

在这种预期之下,今年3月份市场上开始流传“在首开集团入主之后,由于项目发展需要,首开股份正在筹谋一个150亿元巨额再融资计划”的说法不胫而走。

但王怡否认了这一传言。他指出,首开股份开始考虑此次定向增发始于今年4月份。

“虽然当时地产公司再融资的政策环境不好,但我们判断下半年政策可能有积极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明智的做法并不是坐等政策回暖。”王怡这样解释“逆市”备战再融资的先见之明。

与其他房地产公司再融资套路略显不同的是,首开股份的二次增发选择定向增发,而不是公开增发。

“定向增发要锁一年,只有一年后股价才有吸引力,机构才会参与。但首开股份应该是看中定向增发的程序上更为容易一些, 流程更快一些。”长城证券房地产分析师刘昆指出。

对于近期房地产企业屡有突破的发债融资,她指出,高达82%的资产负债率基本扼杀了首开股份发债的可行性。

 

求解资金链

 

  “公司目前在建和拟建项目较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银行信贷为主的融资环境下,日益紧缩的信贷政策使得公司现金流趋紧,迫切需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以保证现有项目能够顺利开发。”首开股份这样描述此次增发的目的。

新项目的获取和原有项目的启动开发,无一不需要充沛的资金支持,在银行信贷融资渠道及销售回款“造血功能”不如意之际,资金压力成为摆在首开股份新任管理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首开集团资产注入12家公司股权之后,首开股份的整体资产规模急剧扩大,这些项目大都处于在建和拟开发项目,资金需求明显。

据首开股份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在重组之后,相关领导层曾表示要“做大做强”必须不断获取新的项目资源。

与此说法相符的是,在522日,首开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城开在苏州以近2亿元拍得扬州市一块住宅用地。今年222日,城开集团以7.25亿元的价格竞得北京市望京一地块。

此外,首开股份还在期间先后通过设立合资公司和收购股权的方式,增加项目储备。

颇有点雪上加霜意味的是,原定由首开股份和首创置业共同投资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项目在6月底合作中止,改为首开股份独家出资开发。

“二次冲刺定向增发正是在资金链难题下的应时之举。”华泰证券的一位分析师指出,“地产业资金紧张背景下,增发若成功,当利公司发展、增厚净资产。”

而与增发融资同步,首开股份也在通过转让股权,缓解资金压力,回收资金用于其他项目开发。

就在625日,首开股份以1.95亿元向国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转让北京天鸿集团重庆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在稍早一些的426日,以4.59亿元将所持北京耀辉置业有限公司62%股权转让给香港世纪协润投资有限公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