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滨江房产上市终收官

(2008-06-03 12:51:08)
标签:

房产

分类: 公司报道

正式登陆深交所中小板
滨江房产上市终收官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王晓伟北京报道

 

     这是一盘冗长而艰苦的棋局,但最终却以滨江房产的胜利而告终。
      5月29日,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滨江房产 002244)正式登陆深交所中小板,以20.13元/股的价格发行6000万股,募资总额近12.2亿元。
       从改制开始到最后挂牌,滨江房产用了两年时间走完上市历程。滨江房产的 A股IPO之路并不轻松。

弃H股从A股


       “大约两年之前开始酝酿IPO。”滨江房产董秘李渊告诉记者。
        不过,滨江房产当时却遇到了一道选择题,选择A股上市,还是选择H股上市?
          彼时,国内资本市场刚刚经历了一场股权分置改革,资本市场开始对房地产企业正式开放。而另一边,香港资本市场已然成为国内房地产企业接轨资本市场的主要通道。
      “早期,高盛跟滨江房产进行过接触,高盛的想法是让滨江房产到香港上市。”一位知情人士指出。
      在A股和H股之前,滨江房产踌躇良久。最终,天平倒向了A股上市。
      “在香港上市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香港投资者对江浙房地产公司比较陌生,相比广州、深圳的房地产企业,给出的估值相对较低。
      另外,在香港上市募集的资金账户在香港,而国内房地产企业开发的项目在内地,存在一个资金进入通道的问题。”上述知情人士指出。
      2006年7月份,滨江房产开始跟上市保荐机构中信证券接触。彼时的中信证券刚刚完成保利地产的上市工作。
      “这得益于国内资本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走出了一个牛市,很多公司就想走A股上市的道路,滨江房产也加入到这个行列当中。”中信证券投资银行执行总经理叶新江告诉记者。
        在接触之后,中信证券相关人员对滨江房产的资质进行了考核,现场调研了滨江房产的一些楼盘。
很快,滨江房产的IPO就进入筹备状态。在保荐机构和专业会计、律师事务所的协同下,完成了清产核资、股东变更、股权转让、账目调整等改制上市涉及的步骤,并在2007年5月29日向证监会递交了上市所需上报的相关材料。


土地政策波潮


      在正式进入上市通道之后,滨江房产开始为上市积极筹备,主要的突破点自然是四处出击土地储备。
     “证监会非常关注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代表持续经营能力的是项目和土地储备的能力。”叶新江指出。
      不过,在上报申请之后,“好事多磨”这一句古话却开始考验这家初试资本市场的企业。
       “证监会审核的速度还算比较快,所以当时我们预计按正常的速度推进应该在2007年年内发行完毕。但房地产企业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叶新江说。
        困难来自国家对房地产企业的宏观调控。变化发生在2007年10月国土资源部出台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简称39号令)。
         政策的杀伤力很快现实地反映在了滨江房产的上市路程中。据一位投行人士透露:“证监会的相关领导在国庆节后的保荐人培训会上特别提出,房地产公司上市必须缴清土地款,拿到土地使用证。”
           突如其来的变化打乱了上市的部署,滨江房产没敢多想就启动了相应的紧急救援方案。
          在土地政策变化的短短一个月之内,滨江房产火速缴清了相应的土地余款。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土地政策的变化中,滨江房产补交的土地余款达到将近6亿元。这样的数额对于一家之前为了筹谋上市而积极储备土地的区域房地产公司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给滨江房产以雪中送炭的是银行贷款。”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滨江房产应该说还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当时,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还相对宽松,并没有像现在这样严格控制房地产企业的贷款。
但这一变化也拖延了滨江上市的步伐。接踵而来的一个问题摆在面前,由于上市审核时间的推迟,之前提供的财务报表必须更新。
        “正式上市审核时间的拖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麻烦,材料要重新审核,要补齐一些财务数据。”叶新江说。不过,滨江房产的IPO申请最终在2月29日成功获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