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劲松/文
我们热爱自然,它给我们带来了阳光、土地、蓝天,以及享受幸福的权利;我们也恨自然,它经常在我们毫无防备之时给予致命的一击,让我们从快乐的天堂霎间坠入悲苦的地狱。
汶川、北川、什邡、绵竹、彭州、茂县、理县、青川……这些地震的重灾区人员伤亡尤其惨重,无数人失去了亲人、朋友,以及辛苦浇灌起来的或大或小却都足以令自己停靠的家园。
巨大的阵痛已经过去,但创伤却需要用时间慢慢地消解愈合。一座座重伤的小城仍在无声地低泣。
我们从中选取了四个损失惨重的小县城,分别记述了它们各自不同的悲伤表情。因为,这场灾难,我们不该忘记。
汶川:铭记之痛
痛苦,有时是缘于无法忘记。
多年以后,相信汶川人想起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惊心动魄的一幕,内心深处那隐藏着的伤疤仍
会被触痛;多年以后,相信国人从各种渠道再看到“汶川”这个字眼,仍会一如提起“唐山”时涌起那种午夜梦回般的心有余悸。
而在这场波及到全国多数省市的8.0级的地震发生之前,汶川县这个一直默默无闻的小城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将会以这样一种惨烈的方式被世人熟知,并被历史永久性地刻在悲剧簿上。
汶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境东南部的岷江两岸,是阿坝州的南大门,也是大禹的故乡。汶川因汶水得名,是中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人口总共10余万,境内有卧龙自然保护区,为大熊猫的研究和主要繁殖地,四姑娘山为其主要旅游景点。这是地震之前可以从网络上查到的关于汶川的基本资料。
尽管在这次地震中,汶川县的伤亡人数不是最多,当地损毁程度也不算最严重,但这个处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的震中小城,将注定成为人们记忆中无法完全愈合的伤口。
让我们再把时间倒回到几乎不忍再追忆的一刻。
当时,北京,张宗伟正在一幢写字楼里上班,他的同事突然指着天花板一声惊呼:“看,吊灯在晃动!”张宗伟并没有在意这个细节,继续埋头工作;山西太原,很多市民明显感到家里的桌子、家具剧烈晃动,人们纷纷跑到户外躲避;而在汶川,45岁的家庭主妇罗菊香还没来得及反应,顷刻之间就被压在倒塌的宿舍楼下。
地震发生之后,当地与外界的交通、通信全部断掉。
汶川成了一座悲城。
与汶川恢复联系之后,很多人都从网上看到了在当地的记者拍摄下来的汶川县城震后十分钟的场景,这是比任何一部灾难大片都真实得多、震憾得多的画面:路面一片狼藉,许多建筑被夷为平地,惊慌失措的人们在无助地四散奔逃,许多父母无比焦急地呼喊着失散的孩子……
据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包括当天就被当地救援人员抢救出来的周菊香在内,汶川县共有2562人在地震中失去了生命。
而汶川的悲情还远不止于此。由于身处震中,这场波及范围极广的特大灾难就这样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命名被记入了历史。家园将会重建,泪水终将抹干,然而就像唐山一样,“大地震”这个令人胆寒的字眼将是汶川永远绕不开的悲伤记忆。
北川:亡城之痛
地震发生之后不久,一位网友在其MSN的签名上这样写道:上帝,你以如此的方式带走了那么多的人,那我死后也不要进你的天堂。
北川是羌族自治县,全县7万多人中,60%人口是羌族。
据最新的统计中,在此次大地震中遇难的55740人中,北川以8605人赫然位列死亡人数的第一位。
在遇难者中,全县半数政协干部丧生,法院47人中仅幸存11人,教育局包括局长在内的50多人遇难,县医院被埋,院内人员几乎全部遇难……另据资料显示,北川县老城区80%的建筑在地震中被摧毁。
不难想象,在当地幸存下来的人们中间,一定会有人失去了父母,有人失去了儿女,有人失去了爱人,也有人失去了自己的知己……身处事外的人们很难以一种最真切的心态,去体味当地人们撕心裂肺的痛苦。
而最为人们无法承受之痛,是发生在北川中学的人间惨剧。
那一天,北川中学高二五班的王玉蓉和往常一样,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解高考题型。第一次震动发生时,老师和同学们都没有意识到灾难降临,然而很快,更为强烈的震动出现了,还没来得及反应,她就从教室中间被强震甩到了后面的墙壁上,天旋地转之中她倒下了。本能之中,王玉蓉举起身边的桌子,挡住了砸向她头顶的日光灯。
获救后王玉蓉才得知,在这次地震中,北川中学的两座五层教学楼垮塌,她的老师和同学中共有1000多人遇难,其中一名学生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因无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选择自杀。目前,王玉蓉在内的1300多名幸存者被安置在绵阳。
5月19日,北川中学500多名高三学生在绵阳当地一家职工中心复课。复课仪式上,几名师生重新立起从废墟中抢出的刻有“四川北川中学”的校牌,全体复课学生在默哀中悼念曾与自己朝夕相处、如今却阴阳相隔的恩师与同窗。
直面灾难,刘亚春一时难以接受眼前冰冷的现实。四年前,刘亚春怀揣激情与梦想,来到距离县城1公里的一个小山坳中,出任这座中学的校长。根据学校当时的状况,他在教学理念和管理思路上都做了一系列的创新,希望学校在他的带领下办出自己的特色。那时的他不会想到,四年的艰辛与努力都将毁于一旦,而他同时失去的,还有妻子和同在北川中学读书的儿子。
人间最大的悲痛莫过于此。在顷刻之间,整个小城覆灭了,几乎全部化做了一片废墟。亲人已逝,家园不存,情何以堪?巨痛虽已过去,遍体鳞伤的北川需要用漫长的时间去默默舔舐一时难以愈合的伤口。
据知情人透露,北川县城不会在已满目疮痍的旧址上重建,旧址可能会保持原状,成为地震教育的基地。北川,不想让后来者忘记自己这场刻骨铭心的痛。
茂县:孤城之痛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一次,炮制茂县这座美丽山城悲剧的,是时常令我们爱恨交加的自然力量。
茂县,我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区,被誉为“人间仙境”的九寨沟、黄龙旅游线上的重要中转站。往日的茂县,是一派宁静详和的景象:苍松翠柏倒映在碧绿色的湖水之中,周边的人们安乐平静地生活着,一如这里的著名景点叠溪海子——一个因为历史上的地震形成的高山湖泊。
地震!又是地震!!!也许上天也嫉妒这里的安宁,于是,一切都在瞬间不可避免地改变了。
5月12日。车号为川A05860的旅游大巴载着车上的37名乘客行驶在从成都开往松潘方向的路上。中午,他们到达茂县,在县城稍作停留,吃了午饭,之后继续进发。当时,车上的人谁也不会想到,他们正行驶在一条不归路上。下午2时28分,车辆驶至茂县叠溪镇。
事后,来自成都军区的救援部队赶到这里,亲眼目睹了旅游大巴周围的惨状:泥石一片狼藉地挡在开裂的山路上,大巴车已经扭曲变形,整个车被埋在废墟之下;一名乘客的双腿被砸断,右腿只剩下一点皮还连着;一位小姑娘胸部已被砸烂,身边的手机上显示有20几个未接来电;另一位女乘客,头部已经面目全非……经过统计,除了一名乘客侥幸逃生,车内其余人员全部遇难。
地震发生后,茂县的外出通道完全中断,整个山城沦为了一片“孤岛”,6500名中外游客与当地群众在一起陷入绝境。
5月14日,首批救援部队通过伞降的方式着陆茂县。而来自重庆的救援部队500名官兵更是徒步跋涉70公里,才得以克服重重困难展开营救。受困88小时后,当地群众与外地游客终于与外界取得联系。
这个地震造就的美丽山城,同样由于地震容颜尽毁。如此的轮回令人不禁唏嘘。即使美丽也是一种错误,将其毁灭又需要何其残忍的力量?!幸存的人们哭泣着离开,昔日的人间仙境徒留一声叹息。
绵竹:流离之痛
5月17日,绵阳重灾区汉旺镇。
一位难民背着残破的行李,搭乘一辆卡车赶往去德阳天元的路上。他听说天元政府在那里临时设置了安置点,还可以得到救济。由于无家可归,安置点成了他目前生存下去的惟一方式。而在镇上,同样前往各个救助站、安置点的人们随处可见。
一位幸存者回忆起地震时的情况依然心有余悸:“当时从山上往下滚石头、滚树,大伙就满山坡地跑。山坡很窄,把公路、河都砸了,水一下把我家淹了,水有齐腰深,把家里的猪全淹死了。后来我们一些人就在山外搭了棚子,反正饭熟了认识的不认识的就过来一起吃。”
据当地一位志愿者介绍,这里基本上已经没人住了,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估计半个月后才会结束,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被埋的人生还的几率很小。幸存者现在基本上被安置在德阳、绵竹市区和成都一带。
绵竹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曾被誉为“天下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也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绵竹境内资源丰富,森林占幅员面积的49.8%,矿藏达40余种,为全国四大磷矿基地之一,另外,它还是名酒之乡、年画之乡。福地受难,格外令人痛惜。
由于绵竹的地理位置等原因,使其成为这次大地震的重灾区。汉旺、九龙、土门、遵道、金花等乡镇受灾尤其严重,这些地方几乎都在两山之间,大山已经因地震被挤压在一起,山体滑坡严重,房屋大面积倒塌,而由于河流堵塞,一些地方的地下水也已无法饮用。
大量的受灾群众被暂时安置在政府搭建的临时防震棚内,连日的大雨更是给灾后的绵竹增添了几分惨楚的气氛。由于受灾群众众多,交通阻塞,救灾工作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很多救灾物资一时难以及时送达。帐篷、食品和药物是绵竹灾民目前急需的救灾物品。
“帐篷极其缺乏,许多人都只能找寻破碎的胶布等材料,拼凑成帐篷,”当地一位工作人员说,“为了省下仅有的饮用水,很多大人3天才共同喝光一瓶矿泉水,省下水给婴儿冲奶粉喝。但由于水无法加热,奶粉几乎不能溶解”。
失去了家园的绵竹人,肉体上的巨痛已渐麻木,但内心仍在隐隐作痛。从此之后,天涯何处是我家?可以想象,拥有厚重历史和人文积淀的绵竹,重建家园之路漫长而修远。
责编:龙美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