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房地产报
中国房地产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112
  • 关注人气:5,7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的生活我做主?

(2008-05-14 15:56:20)
标签:

房产

分类: 潮流行为

■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  王强/文

 

       设计师们都喜欢创新,从设计本质来讲,这基本是个条件反射。谁都希望自己的设计作品能像苹果的产品一样人见人爱,无论是ipod、iphone还是Macair,拿在手里就是时尚,所以我的众多设计专业的朋友们,几乎人手一款iphone。
        苹果产品属于时尚消费品,而住宅设计,似乎并不能完全归纳到这一类,毕竟住宅不是拿着玩的,而是买来住的。但也有类似于时尚消费的顶级住宅,例如我们要在湖中央建几个极品别墅,没有几百万定金连看都不许看,这属于要营造“在乎拥有”的时尚感觉,和劳斯莱斯差不多。
         iphone这个玩意儿还属于小消费,咱就被它引导一把,即使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只能说明苹果的时尚营销做得不好。而在买房子时,估计大伙儿都不愿意被仓促定性。
          正如买iphone,你就被苹果的品牌社会所认知,以及被苹果圈内的人士定义为是时尚的,你我都很满意;而买住宅,即使广告词写得再好,说买我的楼你就一定是时尚的、大气的、尊贵的和金领的……即使开发商和设计师,出于各自不同目的,都是很真诚地认为是这样,到最后我们还是得和口袋里的钞票商量一下,毕竟上百万元的投资,和拿在耳边的电话不是一个量级。对于小年轻来讲,买一套房子可以找MM结婚,但是估计一定没有哪个MM看你拿个iphone很拉风地打电话,就会哭着喊着要嫁给你;而买了具有很多中国元素设计的小区,或者叫做文化社区,也不会因为它的文化营销,等你付完款,客户的文化层次就会由小学毕业直升研究生。
        所以,看多了很多定位和设计得五花八门的建筑项目,往往会发现很多属于不着调的策划和设计。这里面自然有发展商的问题,但也不乏设计师在里面自鸣得意的因素。
        如果单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说,实际上建筑的社会性因素,往往会导致住宅设计不可能完全归结于设计师的个人艺术倾向范畴。而设计师的个人价值取向也可能不仅仅是影响到居住者和使用者的生活,还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社会载体的城市形态和生活形态。所以,带有强烈设计师个性化的设计,一般只会出现在少数的建筑当中,例如鸟巢、新CCTV大楼和国家大剧院,但是如果在社会性相当巨大的住宅开发里面,强烈的个人色彩就不免会带有“你的生活我做主”的设计霸权色彩。
         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应该尽量靠近目标客户的生活,尽量避免太多过于专业化的设计倾向,也需要以客户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作为设计的初始资料。现在我们还会发现一些不着调的项目定位和设计方案,其拳拳之心,颇有古人风采,以前在饥荒的时候,“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栗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例如在设计里面便会出现以下的情况:在90平方米的小户型里面设计5米开间客厅冒充大户型、在别墅里面设计凸窗等,极端的例子还有政府职能部门将个人设计偏好,直接强加于公众方案。
         当然,如果90平方米的小户型只有一间房的话,5米开间的客厅也是成立的,但这个户型的定位就不应该是经济型,而应该归于时尚消费了。
(作者系金地集团设计总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