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分类: 封面故事 |
上海房屋维修资金究竟炒过多少只股票?2007年5月,震惊全国的上海社保案尚余音袅袅,“上海房屋维修资金违规炒股”的消息频见报端。对于本案,最常见的官方答复是“已经冻结相关股票账户”。然而在此后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违规炒股的数亿元资金仍在股市中漂浮,甚至涉足高风险的权证市场。到底还有多少只股票未被曝光?共计多少市值?近一年随着股市的跌宕起伏,其损失和收益究竟几何?这一系列问题既质问着保证公共服务资金安全与保值增值的市场手法,也考验着政府部门在处理相关“冻结”案件中的行政智慧。
■中国房地产报
4月2日,五粮液YGC1认购权证到期。在行权日内,权证持有者可凭4.898元的行权价格,买入当日价达21.4元的五粮液股票,从而获取两者价差下的高额收益。但一旦当日收市,仍未行权的五粮液YGC1认购权证就将被注销,一文不名。
令人不解的是,截至收市,这一“稳赚不赔”的买卖,却有高达782659份认购权证未能行权。而在这批被众人讥笑为“冤大头”的放弃行权者中,首当其冲的,竟然是个早在一年前便因“违规炒股”而为公众熟悉的名字——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
损失收益至少90万元
根据4月3日深圳证券市场权证超比例持有人的公开信息,在五粮液最后行权次日,持有五粮液YGC1权证数量达到或超过可流通数量5%的持有人名单上,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的名字赫然在列。
作为深度价内权证,五粮液YGC1权证的行权价格为4.898元/股,行权比例为1∶1.402。
面对如此诱人的高额价差,却有高达782659份认购权证未能行权,放弃的收益总计超过1800万元。对于名列榜首的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而言,按至少持有份额5%计算,其收益损失至少为90万元。
记者为此致电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却遭到工作人员的反问:“90万元?什么事情?什么权证?”该工作人员随后强调,自己仅负责接听业务电话,对“权证损失”毫不知情。
而记者连续三日给上海市房地局办公室发出采访请求,因“办公室没人”而屡屡失败,相关人士的电话也始终未能拨通。
面对记者的询问,上海徐汇区房地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从未听说过该事。但他表示,90万元对于上海房屋维修资金总量而言是个小数目,上海一个小区的维修资金就可能超过此数。因此,即使管理中心人员对此事不知情或有所疏忽,“也完全不奇怪”。
股票账户仍被冻结
多位业内人士一致向记者表示,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之所以放弃行权,或许是“相关股票账户仍被冻结”之下的无奈举措。
将时间回溯至2007年5月。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因名列几家股票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持有市值高达7.8亿元,被媒体频频曝光。事后,上海市房地局紧急召开媒体见面会解释事件原委。对于该笔资金的下落,上海市物业管理行政事务中心副主任马浩元表示,早在2004年9月,由于违规炒股事件中与汉唐证券存在司法纠纷,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的股票账户也由此被冻结。
据证交所的公开信息显示,自2004年第3季度起,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从首次名列西飞国际、广聚能源、宏源证券、华东科技四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至今,确实没有明显的操作动向。
2006年1季度报发布后,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从宏源证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消失,但仍是其他三家公司的第一大流通股股东,且持股数量及所占比例不减反增。面对媒体的质疑,马浩元在媒体见面会上并未正面答复,但他强调:“我们持有的宏源证券和其他股票从来没动过。”
记者调查发现,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所增持的三大上市公司股票,应该是历经三家公司的股改送股后所得。至于持有宏源证券75万股流通股票,却不再名列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则应是2006年5月宏源证券股改所致的占比稀释。
自2006年第1季度至2008年第1季度,无论其他大股东所持西飞国际、广聚能源、华东科技三家公司的股份或增或减,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所持股票总数均未变动,并始终稳居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而放弃五粮液YGC1权证行权一事似乎更加印证,管理中心遭遇冻结的相关股票帐户至今仍处于司法程序之中,对于账户上的股票和权证均不能实施任何操作。
“由于缺乏信息公开机制,个中操作内幕外人根本无法知晓,公众也只能自行揣测他们是因为账户被冻结而无法行权。”卫明不动产营销智库负责人蔡为民对记者感叹道。但他同时强调,由于股市变数频繁,违规炒股即使赚钱也不可原谅,被冻结的资金账户一不经意就可能面临损失。
“从保证公共资金安全和保值的角度来说,这些被冻结的账户也应当有公开、透明的专门渠道管理,以避免给公共财政造成更大的损失。”蔡为民说。
五粮液权证从何而来
令人疑惑的是,如果确如上海市房地局所言,早在2004年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的相关股票账户就已冻结,那么其手中数目不小,在2006年4月3日才面市的五粮液YGC1认购权证又是从何而来?
光大证券研究所分析师表示,认购权证一般是通过股改配送和发行可分离债的形式获得。其中可分离转债的一般流程是:先买入待发行可分离转债的某只股票,然后按其方案进行转债申购,同时等待债券及该股票的权证上市;股改配送则相对简单,只需持有某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一旦该公司重大股改,即有可能获赠相应份额。
简而言之,如果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的股票账户确已冻结,又不曾挪用其他资金购买权证,那么无论通过上述哪种方式,其在2006年4月3日起拥有的五粮液YGC1认购权证只能来自账户冻结前便已经拥有的五粮液股票。
反之,如果该管理中心所拥有的五粮液YGC1认购权证是在2006年4月3日的存续起止期后买入,那么该管理中心“相应股票账户被冻结”是否属实?如果属实,购买权证的额外资金又来自何处?该管理中心当真如此大胆,敢于涉足高风险的权证市场?
华东师范大学欧亚研究中心研究员余南平对记者指出,不同于之前所谓的“出于无奈的违规炒股”,维修资金如果涉足高风险的权证市场,则投机的成分很大,“公共财政禁不起如此大的风险”。
上海市徐汇区房地局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在去年媒体曝光前,便已经对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违规炒股”一事有所耳闻,但“权证投机这么大风险的事情,从没听说过,他们也应该不敢做”。
绝非个案
一年前,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主任池福良曾坦言,“我们将国债转为股票,买的股票不止西飞国际、华东科技、广聚能源、宏源证券四家公司”,但他拒绝透露具体持股名单。
可以推断,如果该管理中心持有的五粮液YGC1认购权证并非挪用其他资金后续买入,那么,五粮液也必然是其持股名单中的一员“猛将”,只不过因为没有排入五粮液的十大流通股股东而未能进入公众视野。
据2006年4月正式实施的五粮液股改方案,自2006年4月3日起,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向流通股股东每10股派发3.9份认购权证,共计发行29787.264万份认购权证。以占有未能行权权证至少5%计算,该管理中心拥有五粮液股份至少应达100340.89股。按照4月10日五粮液收盘价24.8元计算,这又是一笔不小的资金。
根据公开信息估算,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仅是拥有西飞国际、广聚能源、宏源证券、华东科技的股票总市值便高达6亿多元。相比之下,因权证损失浮出水面的至少1万股五粮液股票市值可谓小巫见大巫。
然而可以断定,五粮液权证损失及其股票市值,绝非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在股市大海中“逐浪”的个案。时至今日,一年前出席媒体见面会的上海市房地局副局长黄永平的一句话耐人寻味:“正是由于股票账号遭遇冻结,所以其间还有几个权证因无法行权而过期。”记者调查发现,该管理中心所持的西飞国际等四家上市公司,都未曾发行认购权证。
观察
资金监管亟待阳光普照
■李子擎
2007年5月,西飞国际、华东科技、广聚能源三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曝光,将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推至风口浪尖。
数据显示,该中心以3亿元的股本投入,位列这三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分别持有流通股票达1256万股、2206万股、1992万股,在“5·30大跌”前的牛市中,总市值高达7.8亿元。
既然该中心自2004年起便已连续三年出现在多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公众却为何完全不得而知?
时隔一年后,上海社保案中的重要人物已经公开受审,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违规炒股的相关责任处理却仍无下文,所挪用的炒股资金至今下落不明。该中心被冻结的股票账户上究竟有多少只未知股票,总计多少市值总额,在近年股海沉浮中其损失和收益究竟几何等一系列问题,公众也无一知晓。
“如果账户冻结,那么相关账户信息为何不能公开?如果尚在司法程序,那么调查立案通知书何在?”华东师范大学欧亚研究中心研究员余南平对于本案仅以“股票账户已遭冻结”作为交代颇为不满。
余南平进一步指出:“由于这类资金的违规损失最终仍是由社会公共财政承担,这类公共资金一旦进入市场,就等于是将公共财政置于风险之下。”从监管角度而言,公共部门“一方面应该加强法律法规,明确处罚条例,另一方面则应该加强公众监督机制。”
对此,上海市一位相关律师表示:“有关管理单位不仅有义务也有责任保证房屋维修资金的安全使用,维修资金的使用信息也应该定期向社会公布,同时接受第三方审计。”
然而按照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去年公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5月,该中心拥有高达203亿元资金。但由于2000年之前上海大多住宅小区虽设有维修资金,却迟迟未能成立相应的业主委员会,导致其中只有70亿元的资金被划到了业委会账户上。也就是说,有130多亿元由管理中心代为监管的巨额资金,被完全置于“阳光”之外,去向完全无稽可查。
当记者以个人身份向上海市静安区房地局咨询房屋维修资金时,工作人员表示,现有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系统仅能查询个人房屋名下的维修资金数额,所住小区的维修资金则由该中心系统每半年生成公布一次,经相应物业管理公司和业委会查询打印后向居民公布。
至于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的总额多少及如何使用,这位工作人员回应干脆:“我顶多知道自己区的,市里的总数我也没法知道。”
有业内人士指出,正是因为在监管中由于信息封闭所导致的巨大漏洞,社保、维修资金等公共资金挪用炒股大案才会在各地频发。
“时隔一年仍不对相关资金进行处理,仍未能有公开透明的资金流向监管机制,公众对于专款是否专用仍旧无从得知,这将‘纵容’更多的风险衍生。”卫明不动产营销智库负责人蔡为民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