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哲揭路劲顺驰争斗最新内幕

(2008-04-15 10:33:59)
标签:

房产

分类: 封面故事

■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唐茜 北京报道

 

411日,最有资格对路劲与顺驰之争披露真相的一位知情人终于开口说话。杨哲,这位陷于双方争斗旋涡的顺驰天津公司总经理表示,作为一位职业经理人,他在两位大股东的夹缝中非常“难受”。

杨哲揭路劲顺驰争斗最新内幕杨哲在电话中透露出的些许无奈,源于孙宏斌与单伟豹之间恩怨不断升级。49日,路劲基建(1098.HK)发布2007年年报称,已对顺驰提出两项指控,包括向天津市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索回对顺驰天津两家子公司(天津顺驰新地置业有限公司、天津顺驰融信置地有限公司)的管理权。此外,亦对孙宏斌提起诉讼,理由是公司发现原大股东没有完全披露潜在债务及付款责任,要求赔偿金额约为人民币6亿元。

 

管理权之争

 

一直被认为是从顺驰“原生态环境”成长出来的杨哲,毫不避讳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尴尬处境,他透露:“公章确实在我这,但我谁都没给。”对路劲方面提出的指控,杨哲如是回应:“司法部门还没裁定谁是老板,我不好判断应该把公章给谁。”

早在去年11月,路劲方面就对杨哲及其同事提出有关“无法行使管理权”的诉讼,但今年229日,杨哲忽然得到法院方面中止诉讼的通知,原因是天津市公安部门正在对另一起相关案件进行调查。由于自己也是被调查取证人员之一,杨哲仅表示,该案件可能与收购路劲顺驰的一系列矛盾冲突有关。

而此前有传言称,20078月,孙宏斌在天津顺驰办公室与路劲有关人士发生冲突,事件惊动了警方,所以出现了“关联性”调查。但这种说法并未得到警方证实。

记者试图联系路劲相关负责人,但对方表示,公告已经阐明立场,不便对上述说法做任何回应。令人玩味的是,截至记者发稿时,工商登记资料显示的天津顺驰两家子公司法人代表既不是孙宏斌也不是杨哲,而是“刘涵”。

面对公司管理权归属问题的纷争,杨哲表示,一方面,他正在等待法律的裁决;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裁决能有利于顺驰的健康发展。毕竟,作为职业经理人,他首要的任务“是对企业和员工负责”。

坊间认为,此次两位大股东之间的矛盾之所以骤然升级,是路劲高管团队大规模“移民”,组建了类似最高管理委员会的常设机构来指导和调度“新顺驰”的战略管理和业务运营,而单伟豹之子单颂曦等嫡亲也占据了CFO等核心职能部门。对此,原有顺驰管理团队颇为不满,双方矛盾迅速扩大。如果杨哲团队在这样的情况下放弃天津顺驰的管理权,“可能原班人马也不复存在了。”知情人士分析。

事实上,路劲接手顺驰后,单伟豹曾毫不客气地指出孙宏斌在管理和用人方面的“缺陷”。早些时候,在顺驰一本内部刊物上,他更将当前的顺驰员工分为优秀、基本合格与立即“滚蛋”三类。

针对单伟豹将携“隽御地产”进入顺驰的说法,杨哲回应:“天津顺驰的负债问题还没解决,一些在其他城市的投资应该是可以收回的,如果换了品牌,不管是新旧顺驰都难免会出现无可挽回的损失。”保留顺驰品牌,不让其在冲突中受到伤害,是杨哲反复强调的一点。

 

文化冲突成导火索

 

与杨哲积极抗辩的态度迥然不同的是,孙宏斌在给本报记者发来的短信中写道:“我不想说什么。”显然,股东间的相互制衡,职业经理人的左右为难,已经让当事人学会了低调处理。

而在相对独立的杨哲看来,路劲与顺驰之争之所以愈演愈烈,并时常被房地产业界当作一个反面典型,除了有利益冲突外,关键是“收购过程中的文化冲突成为导火索。”由于双方文化理念不同,随后在收购模式、战略发展、人才使用上产生不一致。

比如,孙宏斌说路劲方面在收购部分项目的程序上存在争议,没有按照国际惯例;而路劲则质疑前者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隐瞒,不符合公司披露制度。“这几处的不同表达,说明双方对收购和资产处置都有自己的角度。”熟悉收购兼并的北京市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军认为。

同时,路劲与顺驰之争也从不同侧面暴露出企业治理问题。“顺驰在企业成立初期,如果总公司对区域职业经理人的监督能更为严格,从法律层面较早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监督,便不会在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才爆发,而如果路劲可以摒弃家族企业管理中的弊端,冲突亦不会如此白热化。”郭军表示。

华益律师事务所张文律师则指出,双方各自都有值得反省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