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宏新:房价可能不受欢迎地上涨

(2008-01-09 10:54:52)
标签:

房价

上涨

房产

分类: 新闻人物

据《中国房地产报》 特约作者 王宏新

 

王宏新:房价可能不受欢迎地上涨岁末年根,人们见面谈话从“房价还涨啊”转向了“房价会跌吧”。其实,在人们谈论所谓“拐点”或预测2008年房市走向时,我倒觉得,这个时候我们最应该反思我们在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业发展中的一些认识问题,在刚刚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正确认识产业与市场中出现的一些重要问题。

 

市场:房价上涨过快是一个需求而非供给问题

 

可以说,过去几年的房价增长,给政府、学者、开发商以及民众又上了深刻一课。相对于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来说,我国二元性的房地产市场制度的特殊性让我们一度迷惑。最大的迷惑就是:我们过去的几年一直将房价过高当成供给问题,而不是需求问题。但下半年以来的调控事实已经毫无疑问地证明:中国房市问题主要是一个需求问题。

通常地,从一个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来看,由于其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及城市发展都已经相对稳定。因此,一旦房价有明显上涨的趋势,无论是政府、学者还是开发商、民众都会警惕房市是否在产生泡沫。

当然,投机者是市场天然的孪生物,没有投机就没有市场。总有一些投机者想在泡沫逐渐变大时买进、在泡沫破裂之前卖出,这是房地产市场与股市相类似最大的特点,也证明了在房地产市场上,包括住房在内的所有不动产都具有投资属性。

但是,几年来商品房的投资属性在国内一再被掩盖,其中有一些学者和政府官员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打着为人民大众呐喊的旗号而大谈商品房的消费性、公共性,既误导了民众,也误导了政府决策部门,使得政府决策部门在调控中一味地迎合需求,几年来房市供不应求状况难以改变,就是在预期刚性和投资刚性中度过的。

由于投机性需求的存在,也由于预期房价会继续上涨、且预期房市供不应求状况在短期内很难缓解,这三股力量构成了强劲的需求力量,使得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增加多少供应量,对于需求来说都是杯水车薪,更何况从土地供应到住房供应,可谓远水不解近渴。

2007年下半年以来,“24号文”与央行359号文的出台,标志着房地产宏观调控方向发生根本转变,中国房地产市场上的需求性问题得到验证。这两个调控政策一反以前的调控方向,转向了调控需求,房价预期很快得以扭转。当人们都在想“房价会跌吧”这个问题时,就像谈股市一样,它自然难以涨上去。

因此,2008年如果房价仍过快增长,我们必须从投资性需求方面提高调控科学性,掌握好调控力度。在有限的国土资源面前,不要过多地在供应上做文章了。

 

产业:决定2008年房市走向的重要因素是通货膨胀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来上海、深圳等一线市场近乎扑朔迷离的变局,很多人都在谈房市“拐点”,在经济学里,这是一个产业周期问题。那么,房地产业周期是不是出现了变化呢?

许多人都知道,即便就是在2007年上半年,还有很多人会说,房价还会涨10年、20年,云云。其背后的经济学道理有两点:第一,中国的经济在持续快速增长;第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方兴未艾。是的,这两点是决定中国房地产业与房价持续性增长的长期性的、根本性的因素。

但是,有一个重要的短期性因素——通货膨胀,正在潜在地影响着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需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通常来讲,如果通货膨胀来临或者产生浓厚的通胀预期,人们购买房产的投资行为会更加强烈。

但在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情况更加复杂些:一方面,在过去的510年时间里,中国城市的中高收入家庭都已经有过一套住房的购买,尤其是在过去的5年房价高涨里,进行投机性购房的也是这个群体。因此,在当前房市低迷的情况下,这个群体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意愿都在下降。即便考虑到通货膨胀预期的话,这部分群体的购房意愿也不会像过去5年那么强烈。

另一方面,在当前高房价面前,多数中低收入家庭已为高房价所困,在房市低迷时,他们更会选择观望。而当预期通货膨胀的话,他们想到更多的不再会是购房,而是生活水平不受影响。综合两方面,在通货膨胀及其预期面前,房价高涨的可持续性令人怀疑。房价的可持续必须建立在经济增长快速与健康的可持续基础上。

因此,判断2008年中国房市走向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对通货膨胀及其预期的治理问题。现在还就房地产而谈房地产,就太狭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