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置业 |
分类: 土地楼市 |
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刘晓云 深圳报道
11月7日,酝酿已久的华侨城整体上市方案终于雏形已现,并宣告获得国资委的批准。华侨城A(000069.SZ)公告称,华侨城集团将把华侨城地产60%、酒店集团100%、香港华侨城100%的股权全部注入华侨城控股。
对于资产注入的方式,华侨城A董秘李柯辉表示目前方案还在商讨制定当中,“集团正在研究此次主营业务整合上市的具体操作方案,相关审计评估工作也将于近期开展”。
但据华侨城内部人员透露,该公司倾向于将上述三项资产一次性注入。
“大战略”初现
此前,华侨城A10月16日下午突然停牌并持续至11月7日。原因为“华侨城集团公司正与相关部门就通过华侨城A推进主营业务整合上市工作的有关问题积极进行沟通”。
10月22日,华侨城A公告称:“具体方案正在论证过程中,且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明确了突然紧急停牌的原因——公司大股东华侨城集团有意借壳华侨城A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
但对于整体上市的具体方案,华侨城集团一直对外守口如瓶,因而引发了业界如潮的猜想。
11月7日,华侨城A公告称,目前国务院国资委已经原则同意其整体上市计划。华侨城集团将把其持有的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深圳华侨城酒店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华侨城有限公司等相关公司的全部股权注入上市公司,以实现华侨城集团公司主营业务的整体上市。
至此,华侨城“大战略”初现雏形,这一战略的实施也使华侨城旅游景区和酒店的业务范围迅速扩大。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在华侨城集团的产业定位中,主营业务由旅游、房地产、酒店三部分构成,此次拟注入上市公司的地产、酒店等资产,均为优质资产。
而在三项拟注入的资产中,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资产尤为突出。从半年报看,上市公司参股40%的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在上半年共为其贡献了1.07亿元的投资收益,占其上半年净利润的85.96%。而华侨城集团持有的另外60%的股权此次也将被注入上市公司。
“整体上市仅仅是华侨城大战略的第一步。”李柯辉表示,“根据华侨城制定的旅游产业发展计划,到2010年,分布在深圳、北京、成都、上海四城市的欢乐谷连锁品牌主题公园全部开业后,华侨城主题公园的年接待游客将达到两千万人次,而成为全球接待游客人数最多的主题公园群之一。”
注入方式尚存悬念
纳入华侨城整体上市架构的三公司股权结构为:华侨城集团公司持有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60%的股权,华侨城A拥有40%的股权;华侨城集团持有深圳华侨城酒店集团有限公司82%股权,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持有其18%股权;华侨城集团持有香港华侨城有限公司100%股权。
“旅游地产是华侨城集团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主营业务,而华侨城控股作为华侨城旅游业务的资源整合和经营运作平台,此次将旅游、地产业务注入,是集团资源的一种优化配置。”这是华侨城集团公司总裁任克雷对于集团整体上市的解释。
业界分析人士认为,优质资产的注入将促使华侨城A业绩提升,其旅游加地产的模式将进一步向好。预计2007年华侨城房地产公司净利润有望超过10亿元,酒店部份的净利润则有望达到7800万元。
招商证券研究员苏平预计,华侨城集团主营业务整体上市后,上市公司总市值将达到1350亿元。
如此大规模的资产注入,其注入方式又再次引发了无限联想。“从资产规模上看,房地产和酒店业务要比华侨城控股更大,盈利能力也不错,资产对于华侨城A是利好。问题在于分几次注入及注入的先后顺序。”苏平认为。
对此,华侨城目前对外的答复均为“具体方案仍在商讨制订中”。
而据华侨城内部人员透露,对于公司旅游与地产结合的盈利模式,整体注入能够更好反映出价值,如果整体上市的进程没有太大的阻碍,公司倾向于一次注入,并且倾向于目前市场多用再融资和定向增发方式完成资产注入。
“因为这种注入方式不会使市场受到太大的融资压力,也不会摊薄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上述华侨城内部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