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套”背后的大调整压力

(2007-10-25 12:57:02)
标签:

房产/置业

分类: 封面故事
 

 

据《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  陈功/文

 

      目前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最有力的措施,莫过于将购买第二套房的贷款利率下限提升到基准利率的110%,以及首付比例提高到最低40%。按照贷款利率上限提升来算,相当于对购买第二套房有针对性地提高了至少20%的利率。

       此后,房地产市场开始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出现明显反应。据业内人士观察,号称中国楼市走向晴雨表的温州,二手交易冷冷清清,抛盘人数众多,购房却无人问津,资金开始大规模撤离楼市。南京,101日到107日下午17时,全市共认购商品住宅1724套,成交284套,日均销售量约286套。相比“五一”黄金周471套的日均销售量,下跌将近四成。上海,网上房地产的记录表明,104~6日三天分别成交了437409303套商品房,合计12.81万平方米,3天的交易量只相当于节前周末一天的水平。重庆,楼市销量明显走低。为了抢黄金周楼市,重庆主城区在“十一”期间可售商品房20多万套,可售商品房总面积达到1900多万平方米。然而在黄金周的前四天,重庆主城区商品房的日均销售量仅为平时的十分之一左右。北京,101~6日,期房网签日均267套,相比8月以来日均439套的网签水平,下跌接近四成。虽然国庆后北京又迎来一个成交高峰,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客户都是想抢占房贷旧政末班车,而导致的“回光返照”。

         更有甚者,在深圳,经历过八九月的最后疯狂之后,黄金周期间,楼市彻底陷入了“冰河期”,7天全市新房成交量仅为82套,平均每天不到12套。为此,深圳的二手房经纪商甚至喊出了不要中介费的二手房销售政策,以期推动二手房的交易。北京的一些高档楼盘的销售人员透露,已经有订房人开始陆续退房,理由也都是因为第二套住房贷款新政。

         从市场到媒体,大家关注的重点都是“第二套”,大家的眼珠里面都是房地产,但其实问题的重点不在“第二套”,而是在资金环境和宏观形势。

         利率提升到110%,执行利率相当于加了至少20%,这明显相当于有选择性的加息。政策的出发点可能是既想避免全面加息的风险,又能降温房地产市场。这种幅度的“加息”,完全是前所未见,其产生的各种影响势必将会极为严重,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爆发了一次美国式的次贷危机。

          首先,我们必须看到,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链条,如果购置成本大幅上升,那么使用成本必然跟随大幅上升,因此商业楼宇的加租势在必行。而由于前一段时期商业楼宇的价格已经很高,服务单位已经难以承受,因此这种加租如果大面积出现,导致的只能是一种萧条性的后果。

          其次,挤压资金大量向股市转移。国内投资对象本来就不多,如果房地产这个投资对象被抽走,那么资金因为通胀因素存在银行不行,投资房地产也不行,惟一可能的就只是流向股市,进而大幅度将股市推高到更为危险的程度。

           第三,虽然是一种“有选择性的加息”,但房地产业从来都是一种宏观产业,对它的“抽水”,也必然会牵连到其他大量产业环节,造成整体经济环境的“缺水”。我们相信,这一“加息”措施的影响,将会很快超越房地产市场,有可能造成全国经济整体性的不确定性。

           大幅度地加息是一种终极手段,这种调控手段的出现,是一种悲剧。因为房地产投资过热、经济过热的问题提出由来已久,起码已有1~2年了,但在宏观领域却迟迟未见有效的调控,直到现在,终于只能用终极手段来解决问题了。

           经济形势有不稳定趋势,相关政策推出的时机值得质疑,各种影响继续在发酵之中,需要业界异常警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