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
李落/文
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房价进入了一个迅猛上涨周期,而且是一个单边上扬的过程,中间几乎未有任何调整。房价一口气不停地跨过了一个又一个台阶。上海、北京、深圳几大经济中心轮番发力,带动天津、成都、重庆、武汉、西安等二级城市遍地开花。
任何对房价下跌的期望都在现实面前被撞得粉碎。事实上政府的调控目标也并非希望看到房价降低,而是不期望房价上涨过快。
但从来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中国的房价早晚会有下跌的一天,一切只是时间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气势如虹的单边上涨的趋势中,很多问题被掩盖下来,甚至埋下了危机的种子,直到市场发生逆转,则大堤崩塌,泥沙俱下。前不久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就是一例。
美国的创新精神在金融业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大部分普通人的房地产按揭贷款资源开发殆尽后,那些贫困或信誉不好的人就成为了华尔街开发的对象。
秉承一贯琳琅满目的风格,这些所谓的次级贷款产品有无本金贷款(Interest Only
Loan)、可调整利率贷款(Adjustable Rate
Mortgage)、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Option
ARMs)等,其共同特点是,在还款的开头几年,每月按揭支付很低且固定,等到一定时间之后,还款压力陡增。
大型投资基金、外国投资机构与持有这些债券的人又在银行进行抵押贷款,幸运的是,2002年以来,美联储营造的超低利率的金融生态环境滋生了信贷迅猛扩张的浪潮,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房地产价格5年就翻了一番。但是问题不可能永远掩藏,随着房市的回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风险开始蔓延。
华尔街有句名言:如果要增加未来的现金流,就把它做成证券;如果想经营风险,就把它做成证券。但是对于风险的评估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认识。尤其是在房价开始下跌的时候,风险往往会比上涨时扩大数倍。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已经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的恐慌。面对危机,欧、美、日央行纷纷注资救市。这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警钟。所以,很多时候必须跳出目前单边上涨的思维定势,想一下如果房价下跌会怎么样。
首当其冲的是投机者和他背后的银行。投机者面临清盘后的亏损,而银行则承担了坏账上升的风险。由于价格的下跌,银行将抵押房拍卖后,仍然不足弥补亏空。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1997年香港房地产市场崩溃时,房价一夜之间跌去70%,即使放贷时能做到5成首付,银行仍旧难以平账。
其次,负资产人士大量增加。许多工薪阶层不得不承担高额负债,利率在这两年内也涨了两个点左右,购房者的压力有增无减。房价下跌往往伴随着经济发展放缓甚至负增长,由此带来失业率上升,“房奴”的日子会难以为继,很多人不得不低价卖掉房产。
同时,地方财政收入会大大减少。房价下跌,地产商的投资热情下降,土地出让价格也会下跌。目前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土地出让,所以房价进入下行通道后,很多城市的建设将会停滞,城市化进程也会减慢。
再次,房地产上下游企业将进入不景气的周期。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住宅建设中,耗用的钢材占全国钢材用量的20%,水泥用量占全国总量的17.6%。如果房地产投资萎缩,这些相关产业也将受到极大的冲击,尤其是竞争本已非常激烈的家电、家装等消费服务领域。
当然房价下跌也会释放被房价压抑了太久的其他消费,比如旅游、汽车、服饰等有可能获得增长。
除此之外,房地产行业的游戏规则会重新改写。开发商利润的下降,会使行业的经营管理更加精细化,企业将会更多地通过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而不是现在比拼扩张速度和拿地能力。
但综合地看,房价下跌将会对目前的风险评估产生冲击。也许我们今天看来是AAA的贷款,很可能因为房价的下跌或者宏观条件的变化,变成不值钱的垃圾。更重要的是,价格下跌和价格上涨一样,都会成为一个历经多年的趋势,这样的困境不是短期内可以靠意志忍受过去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