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则明:  地产税减法难做也要做

(2007-08-08 15:28:17)
标签:

房产/置业

分类: 封面故事
陈则明: <wbr> <wbr>地产税减法难做也要做
 
          8月长沙骄阳如火。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万里迢迢来中国为青年学者举办第三届“西方财政与房地产税”高级培训班。亨利·乔治(Henry George)教授坚信社会及经济进步与土地政策之间密切相关,解决社会贫困问题的金钥匙就在土地政策中,愿为促进土地使用及税制问题分析与讨论提供催化条件。于是,他1974年创立了这家非营利性教育机构,汇聚了世界各国最优秀的一批财政、城市经济、城市与区域规划等方面的学者。培训班的名称包含了一个重要信息——中国目前经济政策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房地产税问题,也就是我们自称的物业税。
       中国内地房地产发展历程几乎是美、英、日等国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翻版,担心会发生的似乎正在发生,没有发生的也有发生的可能。听听外来和尚念经,或许可得道。
      “中国物价上涨,尤其是房价高涨,如何解决?”
       教授答:“凯撒的归凯撒,市场的归市场,中国的物价上涨是市场正常的反映,如近期美国房价大跌,带动亚太股指大跌,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不需要解决。”
        “房价等物价上涨,造成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
           教授给了一个经典的论述相关因果关系的案例。俄罗斯某地因为发生霍乱,政府于是派去了大量医生,而当地农民认为医生大批出现带来了瘟疫,就把医生都给杀了。土地资源短缺导致地价大幅上涨,说明出现了问题,但房价上涨就好比医生大批出现,如果认为限制价格就能解决资源分配问题,就和俄国农夫一样愚蠢。
          “那么如何解决土地和房产资源配置中出现的问题?”
          教授答:“房地产税。中国出现的具体问题可能很复杂,但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惟一不征收房地产税的国家,这就会有严重问题。美国有51个州,就有51种征收规则,方法和税收负担要适合各地的特点,但房地产税是不可缺少的。有了房地产税,整个价格系统就是一个收敛系统,我们就知道房地产价格一定会向符合经济水平的状态趋进,就像现在的美国房地产市场,我们丝毫不担心会出现问题。没有房地产税,整个价格系统可能就是一个发散系统,涨跌可能会超出经济水平承受能力,甚至导致社会经济体系的崩溃。没有房地产税,财税体系一定是跛脚的。”
中国目前房地产调控方法基本有3种:紧缩银根、紧缩地根和加税。但增加的税收几乎都是针对交易环节,易转嫁给消费者,促进房价上涨。3种方法都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消费,但是,在供不应求的前提下,3种方法都是进一步让供给更紧张的方法。曾培炎副总理在年初提出“增加供给,稳定房价”,但增加供给受到资源的约束条件太多。抑制需求恐怕也不现实,让老百姓从住得好转向住得差,或者号召老百姓不买房把刚性需求降下来,都是推卸责任的做法。
         要想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目前能指望的惟有物业税。中国关于物业税的讨论已经有5年以上了,许多经济学者都意识到其重要性,也逐渐意识到物业税是最后的王牌。没有提上日程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一个:其他所有的调控方法都是做加法,都可以让大多数利益既得者进一步获利,而物业税是做减法,需要让大部分利益既得者回吐。技术上的原因、产权属性上的原因可能是存在的,可当世界上比中国落后得多的国家都在征收的时候,这两点就不是理由。类似地,难以开征燃油税、拥挤税、污染税、遗产税的原因也基本都是因为减法难做。
           但是,即使难做也要做。这些税种会减少很多人的短期利益,但它们对国家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是有好处的。当然,新的税种开征想要冲破阻力,需要大智慧,协调好各种利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