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宜居城市的生活法则

(2007-07-29 17:14:46)
标签:

房产/置业

宜居城市的生活法则
 

据《中国房地产报》 李多/文

 

       早上夹杂在熙攘的人群中,穿过拱北口岸进入澳门,傍晚时分按相同的路径回到珠海,这是很多定居珠海人的生活。早与晚间的轻微差别,可能就在于回程的时候进了海关里的免税烟店,手提袋里多了几条中华香烟。
       10年前,进入珠海市需要特区边防证,因此那时带领无证的人员入关成为本地人的一种谋生手段,在低潮时期每天离开这座城市的人甚至要比进入的人还多。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珠海定居。
        珠海是个浪漫的城市。全市总面积7649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514平方公里,海洋面积6135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达198公里,拥有大小海岛146个,有“百岛之市”的美称。沿着海堤是7公里长的情侣路,一路向南再过去就是澳门了。
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这是珠海的城市发展理想,正如参与编写《珠海市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珠海2030)》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兼职教授邹德慈所言,珠海所应该保持的独特魅力。
         邹德慈认为,中国不缺工业城市,所以,珠海没有必要走千篇一律的工业城市道路,而应该打造惟一的、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这也是珠海一直在追求的,做全世界、全中国的“惟一”。
         珠海市委书记邓维龙在2005年年底讨论《中共珠海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时就指出,珠海的发展模式要创新,不一定要走珠三角其他城市的老路,适合珠海实际的才是最好的。
           珠海不仅是一座海的城市,还是一座“山的城市”。在珠海坐车,还经常需要穿过一些山底隧道。用珠海市规划局规划师王德丽的话说,这是一座“山水相间、路岛相望”的城市。这里的道路不像许多南方城市般狭窄拥挤,几乎不会堵车。整个市区没有一座烟囱,清新的空气将这个城市的色彩还原得格外真切。
          海滨情侣路宛然飘动在碧海与青山之间,两旁的路灯,如一杆杆桅帆,矗立在海边,勾起几多珠海人对昔日小渔村的思忆。许多珠海人在一日忙碌之后,都特意绕道经海滨情侣路回家。
         珠海的宜居得益于对于保护自然环境、打造属于珠海的独特魅力的坚持。珠海的城市规划和基础建设一直保持着一种超前性、一种为未来预留足够空间的远见。坚持不以破坏城市为代价发展经济和超前的发展理念,使珠海成为公认的宜居城市。
          在去年举办的首届港澳与珠三角西部发展论坛上,珠海再次被授予港澳及海外华人眼中“最适宜居住和创业的城市”殊荣。
       早在2001年,珠海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科技兴市、实业旺市、环境强市”三大发展战略,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运用到产业政策的选择、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形成环境与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格局,做到了政府决策环保先行。在“十五”期间,珠海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如今,超前的城市规划和环境建设正逐步展现出价值,成为未来珠海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
          在珠海生活了10多年的珠海容闳与留美幼童研究会副秘书长杨义亲眼见证了珠海多年来的发展。他认为,现在是珠海最好的发展时机,“光是听听港珠澳大桥、西部沿海高速、城际轻轨、广珠铁路等一系列工程的名字,就能体会到珠海发展的脚步。”
        经过多年的积累,珠海在珠三角城市中拥有较为多样化的资源条件与环境优势:大型基础设施在珠三角西部地区占有高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于区域城市中的前位;人才、教育及卫生服务设施方面具有优势;人口结构具有“年轻城市”的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