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王伟民 北京报道
6月6日,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网站显示,目前只有一块位于密云西田各庄镇龚庄子村老年公寓项目地块正在交易。按照该网站的拟入市土地计划,今年2季度北京原计划有51宗地块进入市场进行公开交易,但统计数据显示,4~5月合计仅有16宗土地成交。目前已近6月中旬,2季度51块土地入市的计划看来无法按时完成。
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副主任叶向忠6月6日在接受媒体咨询时表示,2季度入市土地只是预计时间,具体时间还要看市场环境状况、土地一级开发进展等各种因素。
土地供应逐渐进入高潮期
2007年以来,北京市土地供应速度明显加快。1~5月,北京土地供应一扫2005年、2006年的低迷景象,进入了高潮期,供应总量达到了300万平方米。
根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公布的数据统计,1~5月,北京出让土地为29宗,总土地面积为304.28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230.65万平方米的供应量,增长了31.9%;其中含住宅性质用地2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9%;住宅性质用地出让均价为每平方米2520元,同比下降24.3%。除供应量同比显著增加外,土地市场另一个特点就是国有企业多有斩获,首钢房地产、北京住总、北京建工集团等都获得了较大面积的土地。
但是与市场的期望相比,土地市场总体紧缺的现象仍未得到显著改善。作为房地产开发的刚性资源,土地供应数量、节奏和质量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房地产市场的供应和购房者的预期,随着土地供应的增加,北京普通住宅供应增加,开盘均价有所下降。数据显示,5月份北京普通住宅开盘整体均价为每平方米8368元。
业内人士分析,郊区地块比重的增加,以及两限商品房用地的推出,拉低了北京土地出让均价,也拉低了整体楼盘开盘均价。预计这种趋势将延续到2008年楼市的供应情况。
今年新制定中期计划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07年北京土地供应计划5月已上报至市政府,预计近期就会获得批准。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维的答复是:“推出时间尚未确定”。
这已经是北京市连续第三次制定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从2005年开始制定土地供应计划以来,每年的土地供应计划出台都要到七八月份,今年看来也不能例外。
过去两年,土地供应计划与实际供应数据的差异备受争议。市场人士的看法是,2005年、2006年土地实际供应占计划供应的比例约为30%和50%。但政府部门一直强调,每年土地供应计划都完成得不错,实际供应与计划相差无几。通过直观的对土地供应数据分析,导致实际土地供应数据与市场公开供应的显现区别的原因,主要是存在土地各用途之间的差别,以及国家部门用地没有计算在内。对土地供应计划的不同认识和评价,预计今年也会出现。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北京市国土资源局还制定了一个土地供应中期计划(2007~2009年)。国土部门的解释是,这是政府部门在2008北京奥运会之前应对奥运等重大工程建设的计划。
开发商认为有效供应不足
“总体上看,北京土地供应趋势是放量的。”采访中,北京成业行投资顾问公司总经理邵念强表示:“但由于北京市土地需求量是在上升,因此供不应求的局面短期内不会得到缓解。”在采访中,不少开发商也对记者表示,今年北京市土地供应较紧张,土地的有效供应不足。
阳光100常务副总经理范小冲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北京市消费者对房屋的需求旺盛,造成开发商对土地有了更大的需求,在土地供应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房价上涨压力较大。同时,“就北京土地市场来说,也存在很多企业难以捉摸的地方。”他认为目前北京土地价格高,付款方式严格,企业付款压力大;另外土地交易方面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现在拿地并不是价高者得,大家对拿地的规则看不透。
范小冲认为,北京市场是全国各地开发企业甚至是海外资本竞争的平台,所以,能在北京拿到地的企业,其效益还是被看好,风险较小。“虽然这两年一直没有出手,但我们仍在关注北京土地市场。目前主要是和一些二手项目,尤其是城区的一些项目进行洽谈。这些项目之前由于专业能力不够、企业债务纠纷、产权矛盾等原因,还没有形成有效房屋供应,我们希望能和他们合作,当然对此我们也会比较谨慎。”范小冲说。
清华紫光(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大龙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众多开发商对北京房地产市场看好,所以土地供应自然是永远不够。“总体感觉今年比往年好一些,就我们企业来说,目前主要踏踏实实把自己的项目做好,现在还没有寻找新项目的打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