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刘笑一
上海报道
4月10日,复地集团(2337.HK)发布了2006年业绩公告,复地全年营业额为25.3亿元,同比增长23.1%。
在复地集团此次的年报中,复地成为首家在业绩公告中明确计提土地增值税的内地在港上市地产公司。
复地的2006年报中,明确列出“计提土地增值税”一项,计提金额达到2.346亿元,接近其去年全年营业额的10%。
“公司去年纯利下降14.1%,是由于受到土地增值税提取准备金等各项因素影响,若撇除诸项影响因素,2006年复地纯利实际增长74%。”复地集团总裁范伟表示。
此前,相关政府部门出台政策,今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土地增值税清算。
虽然万科、金地等各大上市开发商均表示已经进行增值税计提,但在复地之前,尚无房地产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明确列出土地增值税计提金额及土地增值税所占比例。
“2006年复地不但达到了集团年初制定的销售目标,同时创下公司历史新高。”在范伟看来,在楼市相对仍有观望情绪的去年,复地实现物业交易总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高达71%,令人振奋。
年报披露,目前复地旗下已有33个项目进入开发状态,总建筑面积约27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33.5%。这33个项目分布在9个城市,其中上海、北京、重庆、南京、无锡、武汉等6个城市已进入销售阶段。
而2006年也是复地集团大举扩张的一年。
去年复地加速全国性战略,除继续采取收购项目公司股权等方式增加土地储备外,在二线城市还积极参与政府土地的公开招拍挂。去年复地增加的土地储备近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其中有相当部分包括了办公、商业及酒店用地。
事实上,增持经营性物业在企业投资中的比例,已成为复地稳健的全国化战略中的重要一环。这在去年复地的拓展中愈加明显。
去年12月28日,复地即通过收购家饰佳旗下北京荷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部分股权的形式,与家饰佳合作开发位于北京的万豪中心综合商住项目。
就在同一天,复地于去年9月以5.1亿元人民币竞投所得的天津最大停缓建项目“天津北洋大厦”已经以“天津中心”的全新名称动工。
“除了继续加强住宅开发这种快速周转的运作模式外,复地仍然会谨慎拓展一些非住宅项目的业务。”范伟强调,在目前复地获得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资本支持,在资产规模上有了长足的发展,所以可能会更多向持有型物业发展。
“对于一个上市地产企业而言,长期持有一定比例的经营性物业是必需的,这种模式所带来的稳定回报将成为集团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利于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他表示。
范伟说:“复地将在坚持大众住宅市场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增加投资物业比例,预计未来投资物业所占总资产值的比重将从目前的10%提升到20%。”
“今年复地计划新增土地150万至200万平方米,并且,在区域的选择上将巩固已进入的9个城市的地位,关注更多的收购、兼并机会。”范伟表示。
他告诉记者,接下来复地扩张的主要方式仍是通过收购一些具有良好土地资源和优秀管理团队的地产公司来实现布局战略。“基本原则是,项目公司理念与复地相近,主打产品要和复地构成互补关系,或者强化复地现有的优势”。
范伟还透露,继前年8月中旬与荷兰国际ING房地产基金二度携手,共同投资6亿元打造虹口“复城国际”项目以及9月下旬与扬子基金合作开发位于天津市和平区的“天津中心”项目后,复地今年还将积极寻求与投资基金的合作,建立起新的房地产开发管理模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