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政策时局 |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紧随着深发展推出“气球贷”,中国光大银行(下称“光大银行”)于近日推出了今年第一个房贷新品——期限组合/金额组合固定利率贷款产品(含住房和商用房)。同时,各家银行也在紧锣密鼓地为发展零售业务而对整个银行系统进行调整。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与产品创新相比,战略的调整才是瞄准零售业务的银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固定利率房贷升级
光大银行私人业务部个人信贷业务处处长肖英男告诉记者,此次推出的期限组合/金额组合固定利率贷款是该行先前推出的固定利率贷款的升级产品。
光大银行于去年初首推固定利率房贷,在推广固定利率房贷的一年时间内,已发放固定利率贷款3600多笔,金额超过14亿元。在一年的市场推广中主要收到两方面的反馈意见,一是贷款期限方面,固定利率房贷最长期限为10年,不能满足某些客户的还款需求;另一方面有部分客户对于利率的走向判断不确定,因此对进行固定利率房贷的金额方面有迟疑。针对这两个意见,光大银行开发了现在新推的期限组合/金额组合固定利率贷款。
“金额组合固定利率贷款产品指的是在贷款期限内,部分贷款本金执行固定利率,其余贷款本金执行浮动利率,这样可满足客户灵活规避贷款利率风险的需求。” 肖英男介绍。
期限组合固定利率贷款产品包括“固定+浮动”期限组合和“固定+固定”期限组合两种。客户在申请一笔住房或商用房贷款时,可以将贷款期限设定为两段:在第一段选择固定利率的同时,可根据利率水平预期,约定第二段为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因此这种产品可以满足客户在不同期限档次执行不同固定利率的要求。
“固定+浮动”期限组合住房贷款期限最长可到30年,“固定+固定”期限组合住房贷款期限最长可到20年。相比先前的固定利率房贷,固定利率期限组合能灵活地满足客户在升息预期环境下延长固定利率贷款期限的需求。
产品创新难维持长久优势
2007年虽已仅过3个月,建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深发展等银行都已推出了新年的房贷产品。产品创新成为各家银行抢占房贷市场的主流方式。
除此之外,价格和服务也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普遍手法。在律师费、评估费等方面,各银行都有一些优惠的规定,而且也更加强调贷款的审批发放效率。
一旦取得了一些成效,某家银行推出的某个设计较好的产品会在刚刚推出时风靡一时。但其他银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跟进,推出类似的产品,因此目前银行的房贷产品同质化严重。例如深发展刚刚推出的气球贷,但各家银行已经开始酝酿推出类似产品。
“我们已经对‘气球贷’的特点研究清楚了,准备马上推出类似产品,希望在一个月以内就推向市场。”某银行个人信贷处的负责人表示。
在激烈的银行房贷产品竞争中,仅靠产品创新很难维持竞争优势。招商银行个人信贷部门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各银行的房贷产品原理都类似,大致都是利用还款期的变化等因素来开发新产品,而且由于产品创新可复制性太强,各家银行产品同质化比较普遍。
民生银行消费信贷中心的某工作人员表示,国内信贷政策固定,因此各家银行在产品创新方面空间有限,通过产品创新难以取得绝对优势。
深层次的调整
经过去年一年的调整,多家银行在房贷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记者拿到的资料表明,2006年股份制银行在个人信贷方面,排名第一的为兴业银行,其次为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深发展、光大银行。
兴业银行的个贷业务额从去年初303亿元上升至年底的637亿元,超过了浦东发展银行和民生银行,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在了第一位。在所有商业银行中,仅次于建行和中行。深发展的个人信贷余额截至2007年1月已突破400亿,房贷占其中的比重在90%以上,预计今年的个人信贷可以达到600亿~700亿的规模。
在这两家银行业绩的背后,是其进行的一系列业务和战略调整。据兴业银行某内部人士透露,去年该行在上海新成立的零售业务部门,从总裁到业务员全部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或者从招商、民生等银行中挖来。深发展则同样进行了完善业务产品线功能和向事业部制转化,住房与消费信贷部门由原来的二级部门直接升格为一级部门。
“银行在科技方面的突破比如电脑管理系统的更新,系统的组建方面才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民生银行上述人士表示,“银行的系统很庞大,进行系统的改造并不容易,但系统的优势也是不可简单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