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潮流行为 |
据《中国房地产报》 记者 吴林 /文
一次采访某媒体集团,颇费周折。先是给其指定的公关总监发去采访提纲,被告知采访事宜已转交媒体主任,联系该主任,对方问曰:“我们有好几位老总,你想采访哪一位?”笔者不禁略感茫然,心想,每位老总具体负责何事项,哪是我等外人所详知。电话中却不得不礼貌地详述采访目的,并告知只要采访相关部门负责人即可,而无需劳烦老总们百忙中抽空。
结果是:在联系多次,等待许久之后,笔者采访到了某位老总。然而在涉及具体业务时,该老总的回答却是:“这个问题嘛,还要我向具体部门的负责人询问后才能回答。”
其时,新闻性已失。
在信息化的时代,企业出于维护自身形象的考虑,对媒体严守口径,可以理解。但除去对待媒体的态度,笔者更想获知的是,其公司内部的制度是否同样被严格遵循,这样僵化而难有通融余地的制度是否真的对公司发展大有裨益?
管理学发展至今,已颇为完善,而工商管理硕士的盛行,则使得“言必谈制度”的风气大为盛行。然而,在企业确立其管理制度的时候,不知管理层是否扪心自问过,制度确立的目的是什么,制度是否在施行过程中为此目的的实现增加了砝码?
不禁想起某次和一位IBM前销售总监的闲聊。他对IBM“speak up”的制度有很多感慨。在IBM,所谓“speak up”指的是向上反映,然而这并非一步到位的,而是逐级上传。也就是说,当直接决策者得知某位级别较低的下属的意见时,也许时效性已无。当时,他感叹道,从这个角度看,IBM是一个大国企。
细细思考,他的这句话恐怕至少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国企的效率是低下的;其二,在外企中办事本应是高效的。事实上,在找工作时,身边很多以外企为目标的朋友,除了在乎工资高、福利好等物质条件外,就是向往外企完善的制度,尤其是高效运转的机制。
然而,外企不似外企而类国企,却是笔者在和很多外企人士接触中听到的感慨。一位多年以进入外资银行为荣的朋友,也正身陷某外资银行制度化的漩涡中,愁绪在心。
其实,不论是外企还是国企,其目的始终离不开对利润的追逐,即使其如何用“给员工创造开放的环境”等诸如此类的语言粉饰“太平”,也无法回避这一现实。既然如此,制度的建立,部门的设置,就应围绕此目的进行。
这么看来,也许上述那家媒体集团,可以思索一下,公关总监和媒体主任的工作是否有重叠和差异,两个职位是否能合二为一。如此一来,上司在布置工作时,外界媒体在联系采访事宜时,就能够有的放矢了,而不至于在采访中,公关总监和媒体主任轮番跟记者换名片,而记者下次再联系采访,因为不清楚负责者而又摸不着头脑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企业要增加利润,则势必是在节省成本和增加营业额上作文章,即开源节流。如果制度的完善意味着分工的细化、职位的增加的话,那么,所付出的人力成本可能会极为巨大,最终得不偿失。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把企业的制度比作一条珍珠项链的话,则企业中的每一个职位就像其中的一颗珍珠,珍珠的数量越多,则项链的价格越昂贵。然而,这条珍珠项链的买主,只不过希望它长至足够围住自己的脖子,而非下垂至脚部,价格超乎所需,也并不美观。
分工细化给人的另一个感觉是,企业老总过于希望权力分散而非集中于一个人手中。据说,某广告公司一个项目组只服务于一个客户,但组中却有四五个客户经理。笔者曾好奇地问一位公司职员,这么多人有必要吗?得到的回答是:“大概是老总不想让一个人权力太大吧。”不禁哑然。仔细想想,此番回答有揣测的嫌疑,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么多人干着一个人可以胜任的工作却是事实。
实际上,任何一项看似完美的制度,都有其无法触及的地带,企业制度如是,法律制度亦然。于是,在制度愈趋精细的今天,有人重提人性的力量和道德的建设。
在采访以色列一家安防企业时,其CEO的一句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他说:“在跨国贸易中,书面合同的作用是很有限的,我们和在华合作伙伴之间,是像兄弟般的相处。”
如该企业这般,在华寻找总代理,而非自建渠道的外企可谓不胜枚举,但如其这般和在华总代理捆绑式发展的却并不多,而其对总代理公司的态度却非常开放。它们共享一个网络,总代理公司人员可以随时看到该公司的动态,并且可以随时前往以色列总部,任何一个部门对他们都是开放的。
笔者曾问这家以色列企业的CEO,不怕产品技术泄漏,没有用必要的制度去进行限制吗?毕竟,国内盗版的能力举世闻名。他只是简单一句:这是基于对彼此的信任。
事实上,这两家公司已经共同发展了10年。以色列企业从中所获益的是,中国公司成为其在华的研发机构,从而实现其产品的本土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它并未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
马丁·路德·金说,他有一个梦想,希望黑人和白人兄弟能坐到一起,而笔者也有一个幼稚的梦想,希望以后联系采访时,能有直接负责人士应对,而无需在各部门间百转千回,哪怕他直接告知,这个问题不予回答。
因为,这背后隐藏的,也许是程序的简化和制度的合理,以及对人性的信任。
也许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对人性的呼唤并非是对制度的否定,制度缺失之后的混乱决不是笔者希望看到的,然而,既然制度是人制定的,那么如果对制度的遵循导致了信息传达的困难、效率的低下、人心的隔绝,制度本身就有大问题了。
就如同,饮食文化是人创造的,但如果吃了纷繁复杂的菜品,而导致上吐下泻,就没有喝碗白粥,吃几片菜叶子来得轻松了,对否?